-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向污染宣战 “六.五”世界环境日: 向污染宣战 2014年中国主题 向污染宣战 我国71个新标准监测城市城市气质量达标比例仅为4.1%,劣Ⅴ类水体占十大水系9%,总体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201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向污染宣战 不得不战的存亡之战 全民参与的攻坚战 天时地利的背水一战 化危机为转机 环境保护法 最严环保法为生态文明筑基 众多方面的突破与创新 环境法制建设的里程碑 以“重典”向污染宣战 三、环境因素识别 环境因素识别 概念 环境因素 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注: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环境影响 环境因素识别 4.3 策划 4.3.1 环境因素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 a 识别其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它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此时应考虑到已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等因素; b 确定对环境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即重要环境因素)。 组织应将这些信息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 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重要环境因素加以考虑。 环境因素识别 评价 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 能量释放 废物和副产品 向土地的排放 向水体的排放 向大气的排放 … … 能源使用 识别 识别 更新 生态 环境因素识别 过去 现在 将来 时态 状态 正常 异常 紧急 环境因素识别 文本 文本 文本 制造过程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获取和分配 包装和运输 野生动植物和生物多样性 合同方和供方的环境绩效和操作方式 废物管理 产品的分销、使用和报废 设计和开发 识别方法: 工艺流程法 现场调查表 对照法律法规要求 产品生命周期法 问卷调查法 专家咨询法 环境因素识别 评价方法: 直接判断法 多因子评价 环境因素识别 法律法规符合性 B1 分值 影响程度(范围)B2 分值 发生频率B3 分值 持续超标 5 大(公司内可处理或污染物排放量大) 5 连续性 5 偶尔超标 4 一般(部门内可处理或污染物排放量小) 3 每天几次 4 接近标准 3 小(作业者可处理) 1 每周几次 3 在标准以内 2 根本没有影响 0 每月几次 2 没有规定的 1 每年几次 1 相关方要求B4 分值 发生/预防的可能性B5 分值 ∑Bi B1+B2+B3+B4+B5 强烈要求。有经常性投诉 5 不可发现/预防 5 有要求。 偶尔有投诉 3 难以发现/突发偶发较多、难以预防 4 相关方无要求 1 可发现/预防、尚无措施 3 易发现/预防 2 有经常性预防措施 1 备注:∑Bi≥13或B1=5的可判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识别 环境因素识别 当体系审核、监测测量或日常检查中发现重大环境问题时。 发生各类环境污染事故后。 当有关的环保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有变化时。 当生产活动内容、工艺或管理职能发生重大变化时。 当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知识或方法有所进步认为必要时。 序号 活动/产品/服务 环境因素 排放浓度 mg/m3 排放速率 kg/h 频率 环境影响 时态 状态 国家标准mg/m3 符合性 1 锅炉生产 二氧化硫排放 280 77 经常 污染大气 现在 正常 400 符合 2 锅炉生产 氮氧化物排放 380 88 经常 污染大气 现在 正常 100/200 不符合 环境因素识别调查表(废气排放)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弦歌不绝 薪火相传 安全环保部 2014环保大讲堂 4 内 容 生态文明 新环境保护法 环境因素识别 一、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是人类改造生态环境、实现生态良性发展的成果的总和; 它是人们在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中提出的一种新的文明形式,是工业文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 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强调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与自然环境共处共融等。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生态文明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大都与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法治不完备有关。 今年1至6月,全国检察机关立案侦查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渎职侵权犯罪案件4463件6190人,其中,涉及生态环境领域663人。 生态文明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措施 : 1.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办法(试行)》,确立了实行最严格的责任与考核制度; 2.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出台并完善居民用水、用气、用电的阶梯价格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