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沙尘沉降对中国近海浮游植物生长影响研究.pdf

亚洲沙尘沉降对中国近海浮游植物生长影响研究.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亚洲沙尘沉降对中国近海浮游植物生长影响的研究 亚洲沙尘沉降对中国近海浮游植物生长影响的研究 摘要 大气沉降能够为海洋提供生物可利用营养盐如氮(N )、磷(P )、硅(Si ), 以及痕量金属如铁(Fe )、锰(Mn )等,因此成为影响海洋浮游植物生长和初级 生产的重要因素。大气沉降不仅可以促进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增加,也可以改变浮 游植物的种群结构,甚至触发水华的发生,从而调节海洋的固碳能力,最终对海 洋生物生产和气候产生影响。沙尘沉降作为大气沉降的重要方面,具有影响范围 广,短时间内沉降量大等特点,得到了学界的特别关注。源于世界四大沙尘排放 区之一的亚洲沙尘可通过长距离传输,对中国近海甚至北太平洋产生影响。本研 究基于2011 年3 月、2011 年5 月、2013 年3 月及2013 年6 月在中国近海,包 括南黄海、东海东部、南海东北部进行的亚洲沙尘及不同营养盐加富的船基围隔 培养实验,探讨了大气沉降对中国近海生态系统的影响。 2011 年3 月份,南黄海的培养实验表明:(1)海水表层温度(SST)是影 响黄海3 月份浮游植物生长最主要的物理因子,而光合有效辐射(PAR )在实验 期间影响不大。(2 )较高浓度沙尘 (Dust-b )与对照组相比,可明显促进浮游植 物生物量的增加,且该促进作用主要归因于N 的施肥作用和可溶性Fe 及其他痕 量元素的协同作用。而低浓度沙尘添加提供的营养盐不足以引起浮游植物的明显 响应。(3 )N 对浮游植物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表明N 为南黄海中部3 月份首 要的限制性营养盐。(4 )雨水的添加可以明显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表明雨水的 促进作用,然而其N 转化为叶绿素的效率 (CEI )低于对照组,因此雨水的促进 与抑制作用并存。(5 )在整个培养实验过程中,浮游植物的粒级分布没有发生明 显变化,主要由微型浮游植物(nano 级)组成。 2013 年6 月份,南黄海的培养实验表明:(1)从3 月份到6 月份,黄海藻 类生长的限制因子发生了变化,P 成为南黄海夏季藻类的首要限制因子,而N 的 添加不能明显促进藻类的生长。(2 )浮游植物的生长对沙尘和雨水的添加均没有 足够的响应,仅在实验的前4 天有微弱的促进作用,可能沙尘提供的营养盐主要 为 DIN ,而 P 浓度很低,所以促进作用不明显。(3 )夏季黄海以微微型(pico 级)浮游植物为主体,在黄海中部G6 站位的实验中pico 级浮游植物始终为生物 量主要贡献者,而在H7 站位群落结构发生了变化,nano 级浮游植物在实验后期 I 万方数据 亚洲沙尘沉降对中国近海浮游植物生长影响的研究 成为优势种。(4 )夏季南黄海中部主要由具刺原甲藻 (Prorocentrum dentatum ) 和微型甲藻 (Dinoflagellate )为优势藻。G6 站位,沙尘的添加主要促进了菱形 藻 (Nitzschia.sp )的生长。加 N+P 、N+P+Fe 组,微型甲藻和微小原甲藻 (Prorocentrum minimum )为优势藻种。H7 站位,加P 、N+P 、N+P+Fe 组,浮 游植物优势种各不相同。加P 组,微小原甲藻和菱形藻的生长是生物量的主要贡 献者。加N+P 及N+P+Fe 组,由于N 、P 的共同添加促进了硅藻的生长,只是优 势种各不相同。 2011 年 5 月份,东海的培养实验表明:(1)较高浓度的沙尘有微弱的促进 作用,而低浓度沙尘由于释放营养盐浓度太低而没有促进作用;(2 )N 的添加可 以明显促进浮游植物生长,而P 、Fe 组没有明显变化,表明5 月份该海域不受P 、 Fe 限制;(3 )培养实验中,浮游植物的粒径结构发生了变化,初始小型浮游植 物(micro 级)略占优势(38.5% ),实验结束时,微型浮游植物(nano )逐渐演 变成为优势种,而且对P+Fe 与N 添加的响应更敏感。 2013 年春季,南海的培养实验表明:(1)在南海东北部的A3 和A6 站位, 沙尘气溶胶的添加以及N 、N+P 、N+P+Fe 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浮游植物的生 长,而雨水和P 的添加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在营养盐浓度更低的WG2 站位, 对所有处理组都有正面响应;(2 )在 A3 站位所有添加实验中,角毛藻属 (Chaetoceros spp)和丹麦细柱藻(Leptocylindrus danicus )为优势种,但在实验 结束时均发生角色互换。在A6 站位沙尘和营养盐的添加实验中,硅藻中的角毛 藻属始终为优势藻。WG2 站位甲藻中的双鞭毛藻(Dinoflagellate )为优势种。 沙尘及营养盐的添加主要促进了菱形硅藻属(Nitzschia.sp )的增长,而N 的添加 则

文档评论(0)

gubeiren_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