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参编新大纲大学语文.doc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参编新大纲大学语文

先秦诸子语录 孔子 孟子 1、认识儒家把个人的进学求知、修身养性视为经国治世的基础和前提。 2、明白孔子的不为富违仁、从善如流、松柏后凋、身正令行、杀身成仁等思想 3、了解孟子的为民父母、推善及人、与民同乐、得道多助而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民贵君轻等思想。 4、背诵名句。 一、作家作品知识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称为“至圣”。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提倡“仁者爱人”、“克己复礼”,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或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论语》和《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儒家“四书”。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人。他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有“亚圣”之称。孟子主张施仁政,行王道,提出“民贵君轻”说,宣扬性善论,重视后天教化。他的散文,长于辩论,善于比喻,气势充沛,说服力强。著有《孟子》七篇。 二、文体知识 文章从《论语》、《孟子》中节选而来,均为语录。 三、语言知识 1、重点词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蒙蔽,欺骗;殆:危险。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不一定实指三人,可指多人;焉:兼词,在其中。 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舍:停止。 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处:接受。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去:摈弃,摆脱;恶乎:怎么可能。 委而去之。委:放弃;去:离开,逃跑。 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前一“非”是动词,责怪;后一“非”是形容词,不对。 举于版筑之间。举:被选拔。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征:表现;喻:理解,了解。 入则无法家拂士。法家拂士:执法官员和辅弼的贤士。 2、通假字 诲女知之乎!女:通“汝”,你。 亲戚畔之。畔:通“叛”。 安居而天下熄。熄:同“息”,安宁。 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 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弼。 3、词类活用 老吾老,…,幼吾幼,…。老:形容词用作动词,奉养;幼:形容词用作动词,养育。 乐民之乐者,…,忧民之忧者,…。乐、忧:形容词用作意动词,以…为乐,以…为忧。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域:名词用作动词,限制;固:形容词用作使动词,使…巩固。 4、特殊句式 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主谓倒装句,即“其为民父母恶在”。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未之有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为“未有之也”。 四、课文阅读分析要点 1.主题思想 《论语》八则语录侧重谈增进学业和修养人格两个方面。学习方法上要思考与学习相结合,学习态度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看重道德修养的以身作则力量,要经受住艰苦严峻的考验,不为富违仁,并强调为了仁义勇于自我牺牲。不管是知识学习还是人格的培育,都要珍惜时间,“不舍昼夜”。 《孟子》七则语录主要反映了孟子的“仁政”和“民本”思想。统治者只有以民为本,实施仁政,才能做到推善及人,与民同乐,得道多助,真正做好“为民父母”。大丈夫不是通过武力,而是通过个人的品格树立威名。国家要经常居安思危,才能发奋图强,有所作为。 2.写作特点 《论语》是语录体散文,口语化的语言凝练简括,浅近易懂,但又警策诫人,用意深远。 《孟子》长于论辩,篇幅较长,充分运用比喻、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逻辑严密,说理生动,层层深入,富有气势。 一、单项选择题 1. 二、填空题 1. 三、字词解释 1. 四、阅读理解 冯谖客孟尝君 《战国策》 1、关于《战国策》的基本知识。 2、这篇散文在艺术表现上的显著特点 一、作家作品知识 《战国策》属国别体杂史,作者大都为战国中晚期各国史官,经西汉刘向整理后,分十二国策,共三十三篇。《战国策》是我国古代一部优秀的散文集,它文笔恣肆,语言流畅,论事透辟,写人传神,具有浓厚的艺术魅力和文学趣味。 二、文体知识 本文是一篇记叙文。 三、语言知识 1.重点词句 左右以君贱之也。以:因为。 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揭:举;过:拜访; 为之驾:给他配车。 居有顷:过了不久。 吾负之。负:辜负,对不起。 请而见之,谢曰…。谢:道歉。 愦于忧。愦:心思烦乱。 约车治装:准备车马,整理行装。 以何市而反。市:动词,买。 驱而之薛。之:动词,到,去。 后期年。期年:一周年。 孟尝君就国于薛。就:靠近,到。 孟尝君顾谓冯谖曰…。顾:回头看。 遣太傅赍黄金千斤。赍:拿东西送人。 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被:遭受;祟:灾祸;沉:深深地迷惑。 2.通假字 使人属孟尝君。属:通“嘱”,嘱托。 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责:

文档评论(0)

sh412573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