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2--膜分离过程.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绪论2--膜分离过程

3. 反渗透膜对溶质的截留机理 反渗透膜对溶剂(水)和溶质(盐)的选择性 由 于 水和膜之间存在各种亲和力 使 水分子优先吸附、结合或溶解于膜表面 且水比溶质具有更高的扩散速率 易于在膜中扩散 ? 反渗透用于水溶液的分离 膜表面活性层是亲水的 超过滤: 大分子溶质 溶剂、小分子溶质 两侧压差较反渗透低得多 特点: 两者粒子大小差1-2个数量级 微粒过滤: 截留大小颗粒为主 (以10?m左右的粒子是否截留为分界) 2. 常用超滤膜 ——非对称膜 表面活性层的微孔直径: 1-20 nm 截留分子量: (500 ~5)? 105 3. 透过速率 设料液为二元系统,溶质浓度为c1 膜 c2 渗透压 ? ( 压差?p ) 依据传质机理得: 溶剂: JV = A( ?p - ?? ) JV — 单位时间、单位膜面积溶剂的透过量, A — 纯溶剂的透过系数 的透过量,是表征膜性能的重要参数 kmol?m-2?h-1 单位时间、单位膜表面在单位压差下溶剂 —— 透过速率(通量) 主要取决与膜的结构 同时受压力、操作温度的影响 ?p — 膜两侧的压降,MPa ? ? — 膜两侧的渗透压,MPa 溶质: Js = B( c1 – c2 ) B — 溶质的透过系数 主要取决与膜的结构 同时受压力、操作温度的影响 c1 、c2 —— 分别为膜两侧溶液中溶质的摩 尔浓度,kmol·m-3 4. 截留率R —— 表征膜的分离特性 定义: 式中: —— 原料液某溶质的浓度 cF(或 c1) cp(或c2) —— 透过液中某溶质的浓度 —— 透过率 R 的意义: 对给定尺寸的溶质,膜所能阻止或截留的程度 当R = 0时, c1 = c2 粒子全透过; 当R = 1时, c2 = 0 粒子全截留 截留率大小与膜孔尺寸、结构、料液的性质和操作条件有关。 R 一般由实验测定。 5. 膜的截留分子量(MWCO) —— 截留率为90 %的物质分子量 原因: 多孔膜的孔径大小不一 被截留物的分子量分布在某一范围内 截留分子量 500 ~ 104 6. 浓差极化 超滤过程中: 大分子被截留, 在膜表面积累 形成溶质的高浓度区 过程达定常态时:c3 c1 大分子溶质的浓度边界层 c3 —— 料液侧膜表面溶液中溶质的浓度 c1 —— 主体溶液中溶质的浓度 此现象 —— 浓差极化 近膜处溶质的浓度边界层中: 溶质 反向扩散 进入料液主体 Ⅰ Ⅱ c3 c1 c2 x = 0 x = L L JV 浓差极化 Ⅰ、Ⅱ范围作溶质衡算: 原料液 积分: x = 0,c = c1 x = L , c = c3 膜 边界层内浓度分布 式中: JV —— 膜的透过速率 c1—— 料液主体中溶质的浓度 c2 c3—— 膜面上两侧溶液中溶质的浓度 D —— 溶质的扩散系数 当透过物中的溶质含量很低时: k —— 浓度边界层内溶质的对流传质系数 ——浓差极化比 当JV一定, k ?, 浓差极化比? 若膜表面大分子溶质浓度 膜表面 凝胶化浓度时 形 成 一层不流动的凝胶层 膜的阻力 达 到 大大增大 影响 JV 的因素: 操作压差、料液流速、温度、操作时间 浓差极化 按聚合物膜的结构与作用特点分 (1)致密膜 又称均质膜 是一种均匀致密的薄膜 物质通过这类膜主要是靠分子扩散 孔道曲曲折折 膜大小分布宽:0.01 ~ 20 ?m 膜厚:50 ~ 250 ?m 膜大小分布宽:0.01 ~ 20 ?m 小分子物质 —— 微孔膜渗透性高,选择性低 (2)微孔膜 微孔膜内含有相互交联的孔道 (3)核径迹微孔膜 膜制法: 10 ~ 15 ?m 的致密塑料 核反应堆产生的裂变碎片 轰 击 穿透薄膜 产生 损伤的径迹 一定温度 化学试剂侵蚀 形成一定尺寸的孔 特点: 孔直、短 孔径分布均匀,开孔率低 (4)非对称膜 特点: —— 膜的断面不对称 同种材料制成 支撑层 表面活性层 组成 膜的分离作用 取决于 表面活性层 表面活性层薄 ( 通常仅为0.1~1.5?m ) 分离小物质 渗透性高, 选择性好 支撑层 —— 起支撑作用 厚度为50 ~ 250?m 决 定 膜的机械强度 SHANDONG UNIVERSITY Yang Yanzhao SHANDONG UNIVERSITY Yang Yanzhao 二、分离膜及应用技术 高分子分离膜 离子交换膜 微滤、超滤、反渗透和纳米过滤膜 气体分离膜 液膜 新分离膜 渗透蒸发膜 膜萃取膜 膜蒸发膜 膜吸收膜 无机分离膜 SHANDONG UNIVERSITY Yang Yanzhao SHANDONG UNIVERSITY Yang Yanzhao 三、膜分离过程: ——分离介质 选择性透过膜 原料 透过

文档评论(0)

kakax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