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二代自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二代自传

农二代自传 农二代自传 第一章 家庭背景 我的家乡罗庄镇,是山水环绕的美丽的小镇,清澈的涑河流经这里,蟠龙山和猴子山扼住小镇的南北出口,这里煤碳和陶土资源很丰富, 当地人利用丰富的煤碳和陶土资源发展陶瓷业,从明清年间这里的人民依靠制陶业和采煤业,成为工业重镇。 我出生于1986年,据我妈说,在出生的前三天,我们镇上开始传染鸡瘟,大批大批的鸡死去,一时这间,原本早晚可听到打鸣声的小镇,瞬时间销声匿迹,在我出生的那天夜里,突刮狂风,晚上大约十二点左右,风停,在接生婆的照料下,我成功降生。 所以后来,每当我妈数落我不听话时,总要讲:我出生那段时间,全镇上传染鸡瘟,鸡死了,没鸡蛋吃,差点落下月子病…… 所以后来,我常对我的同学和同事讲:我妈讲,在我出生前三天,天地一片昏暗,在我出生的小镇上,接连刮了三天大风,下了三天瘟夜,全镇上的鸡全死了,在我出生的当天晚上,半夜十点整,风突然停止,瘟疫消失了…… 据我妈讲,我家解放前,因为家中有几亩薄田,解放后被划为“地主”成份,文革时期,因我爷爷是地主,我父亲因家庭关系,在学校常被同学和老师“教育”。 据我爸讲,他上小学时,学习成绩较好,因为我爷爷是地主的原因,学校剥夺了我爸升考初中的权力…… 我爷爷死时,我爸正好20岁,我爷爷70岁,大约是在1969年,有一天,我爷爷在田间地头,挨批后,在田埂上摔了一脚 ,被父亲背回家,没过三天,我爷爷便咽了报气。 说实话,很大的一段时间内,在我爸的思想识中,对毛泽东时代的政府又恨又爱,恨:中国人要根据家庭出生,分别对待。爱:全国统一学习毛泽东思想,大搞“革命大串连”,在大街上“喊口号”、“大游戏”,甚是热闹,全国搞公共食堂,搞平均主义,在学校吃饭不要钱,不愁吃穿。 据我爸讲,改革开放,虽然社会上不再搞文革批斗,但是我爷爷在文革中受到的损失一直没有得到补偿。 我爷爷是地主,我爸经常被外人称做“小地主”或“地主的儿子”。我出生在改革开放后的1986年,虽然那个时候,很多人一提到“地主”两字,想到最多的是扑克牌游戏“斗地主”或请客吃饭的“地主之宜”这两个意思,但是仍然有一些顽固不化的村民,在大街上遇到我,还是对周边的人说我是“地主的孙子”。 改革开放后,根据邓小平他老人家指示,全国实施“家庭联亩承包制度”,耕地承包分配到农村居民手中,我爸妈成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农民。 我爸是农民,我是农民的儿子,也就是“农二代”。 农二代用网络上的解释:在改革开放中,没能富起来的农民,农民的子女便称为“农二代”……农二代的主要特点,有些人出生在农村,有些人出生在城市,他们都是农村户籍,他们大多数不会从事农村生产劳动……他们学历较低,没有一技之长,只能在城市中从事一些简单、粗笨的体力劳动,也有人称他们为“农二代”。 第二章 苦涩童年 1990年,我四岁,邻村二年前新开了一家幼儿园名为“育红班”,附属于邻村小学,说白了就是在邻村小学校园内修建了一座幼儿园。 从1990年到1993年上半年的这段时间,我一直在这所幼儿园上学。 这所幼儿园的教室全部为瓦房结构,春季招生,本来只招收邻村五岁到七岁的学龄儿童,后来这所幼儿园镇政府提升为镇级幼儿园,开始对周边村庄招生。 我上幼儿园的一年,正逢邻村幼儿园扩招时期,报名人口太多, 一个班的学生按标准是三十个人,后来实际招收一个班达到四十个人左右。 由于学生人数太多,导致幼儿园教师人数严重不足,结果一些没有幼儿教师资格的人,通过人际关系,登上了幼儿园的教学讲台上。 那时候的幼儿园不同于现在的幼儿园,现在的幼儿园经常学小学的课程,甚至还要学英语和书法课,而邻村的这所幼儿园,平常一天只上四节课,在课堂上教我们一些例如“击鼓传花”的儿童游戏:或教我们一些例如《拔萝上》、《小白兔》、《世上只有妈妈好》的儿童歌曲。 我还记得当时幼儿园只有一位受过专业音乐教育的老师,他有一部手风琴,经常给我们演奏《拔萝卜》和《世上只有妈妈好》这两首儿童歌曲,遗憾的是,他的手风琴的质量很差,平均一个星期要进一次修理厂。 在我上幼儿园的第五天,经常有一位下身穿红裤子,上身穿西服打红领结的高个子男同学,经常在幼儿园做一些“抢小朋友零食”、“调戏女同学”的事件,对外人宣称自已叫“红痞子”,长大要做“黑道老大”,每天上学经常有女同学围在身边,后边有几位穿校服的男同学鬼鬼祟祟的跟在后边。 据说他父亲是某局的大官,幼

文档评论(0)

abf467532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