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人生-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财富人生-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财富人生: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记得有一次聚会,一个同行问大家:“比尔#8226;盖茨是世界首富,李嘉诚是华人首富,但比尔#8226;盖茨的书为什么反倒不如李嘉诚的书卖得火?”几个同事、朋友你一言我一语,有的说李嘉诚是中国人,中国人基数大,潜在读者也就多,而美国人少,盖茨的潜在读者也就比李嘉诚少;有的说李嘉诚不仅会赚钱,而且会做人;还有多的说李嘉诚做得生意多,人生经历也更丰富,而比尔#8226;盖茨只做软件,可供挖掘的素材也相对较少;等等。说来说去,同事只是摇头。最后,同事自报答案:因为李嘉诚的成功具有极强的可复制性,他的成功验证了这样一个真理——只要努力,必有收获;而比尔#8226;盖茨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不可复制! 事实的确如此。李嘉诚的勤奋是人所共知的,也是人所佩服的,更是值得每一个青年人学习并身体力行的。 李嘉诚出生在广东潮州,他的童年时期正值抗日战争,日本帝国主义的飞机整天在潮州狂轰滥炸,李嘉诚的父亲李云只得带全家背井离乡,奔走香港,投奔李嘉诚的舅父。然而不久,更大的不幸降临在李家,李云因为劳累过度染上肺病不治,撒手西去!作为长子,14岁的李嘉诚不得不离开学校,挑起赡养慈母、抚育弟妹的重担。 最初,李嘉诚在一家茶楼做伙计。为了早起,李嘉诚把闹钟拨快15分钟,每天总是最早一个赶到茶楼。然后就是拎着大茶壶上上下下来回跑,一天十多个小时下来,腿肿脚胀,浑身僵硬。在干好本职工作之余,李嘉诚喜欢观察三教九流各色顾客,并根据他们的外貌、言语去揣测他们的籍贯、年龄、职业、收入和性格等等,然后找机会巧妙地验证。就这样,李嘉诚很快对茶楼每一位顾客的消费习惯了如指掌,所以什么时候该给哪位客人上什么食物,提供什么服务,他都能做得恰到好处。客人非常满意,自然成了茶楼的常客。李嘉诚也因此成了茶楼加薪最快的伙计。 考虑到茶楼工作出息有限,一年后,李嘉诚进了舅舅开的中南钟表公司。舅舅并不以他是自己的外甥就有所照顾。李嘉诚从学徒做起,仅用了半年时间,就学会了各种型号的钟表的装配及修理。此外,他还负责扫地、煲茶、倒水、跑腿,既伶俐又勤快,很快就赢得了同事们的好感。 17岁时,敢于挑战的李嘉诚做了一个“行街仔”,也就是走街串巷的推销员,主要是推销五金厂生产的铁桶。当时公司一共有7名推销员,数李嘉诚最年轻、资历最浅。另外几位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手,有自己固定的客户资源。这完全是一种不在同一起跑线上的竞争,但李嘉诚不想输给任何人。他暗自给自己定下目标:3个月内,干得和别人一样出色;半年后,超过他们!并不强壮的李嘉诚每天咬着牙,背着大包四处奔波,马不停蹄地走街串巷,寻找客户。好在他在做茶楼跑堂时,练就了腿功和脚力,也练就了善于察言观色的本领。在与客户交往时,他很快就能根据客户的反应判断成交的可能,并采取相应的对策。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的销售额在所有的推销员中遥遥领先,高达第二名的7倍!一年后,李嘉诚就做了部门经理,两年后又当上了总经理。回忆那段时光,李嘉诚说:“开始别无他法,只能以勤补拙。别人做8个小时,我就做16个小时。” 1950年夏天,李嘉诚看准形势,离开待遇优厚的塑胶厂,用平时省吃俭用积蓄的7000美元创立了长江塑胶厂。由于资金有限,他只能把厂房租在了偏僻的筲箕湾,厂房破旧不堪,没有一扇窗户是完好的,房顶到处露着天光,一到雨天就哗哗漏雨。就连厂房的压缩机也是破旧的二手货。惟有挂在门中的“长江塑胶厂”的牌子是新的。但这并没有让李嘉诚感到片刻的沮丧,他踌躇满志的开始了崭新的事业。 创业初始,李嘉诚身兼数职,既是老板,又是操作工、技师、设计师、推销员、采购员、会计和出纳。由于交通不便,每天一大早,李嘉诚就外出推销或采购。但他从不打的,路远就坐公交,路近就靠两条腿。中午,李嘉诚匆匆赶回筲箕湾,先检查工人们上午的工作情况,然后和工人一道吃简单的工作餐。下午要么和工人一起工作,要么继续外出联系销路。晚上还要查资料、收集信息、记账、记录销售情况、规划产品市场区域、设计新产品的模型图、安排第二天的生产……有一次,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李嘉诚这样讲解自己的创业与成功:“成功实际上是相对的。创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恒心和毅力坚持不懈的发展过程。这其中并没有什么秘密,但真正做到中国古老的格言所说的勤和俭并不容易。我自己从创业开始到1963年这一二十年来,平均每天工作16个小时,而且每星期至少有一天是通宵达旦的……” (范文查查网) 很多人难以理解,李嘉诚哪来那么多的精力?对此,香港《星岛经济纵横》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李嘉诚发迹的经过,其实是一个典型的青年奋斗成功的励志式故事,一个年轻小伙子,赤手空拳,凭着一股干劲,勤俭好学,刻苦耐劳,创立出自己的事业王国。他常言:追求理想是驱使人不断努力的最主要因素。” 不用我们多说,相

文档评论(0)

raojun00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