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13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抽测历史试题.docVIP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13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抽测历史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13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抽测历史试题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13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抽测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以下各题中,只有一个备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A.① B.② C.③ D.④ 20.“据欧盟统计局统计,芬兰对工薪者征收的所得税,加上雇主为雇员缴纳的社会保险金,在2001年占到工薪者工作收入的44.2%,在欧盟国家中仅次于瑞典……统计显示,芬兰的各种税收加在一起,在2001年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46%,比欧盟国家的平均水平高4个百分点。”这则材料说明的是 A.福利国家因财政负担加重而竞争力下降 B.福利国家的高福利是建立在高税收基础上的 C.福利过度发展,会使人们懒惰成性,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D.福利国家鉴于开支巨大,纷纷放弃福利制度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Westsrn Concepts of China and the Chinese,1840—1876年,转引自周宁《鸦片帝国》 材料三 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印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下列六个阶段:①尊敬阶段(18世纪)②轻视阶段(1840—1905年)③乐善好施阶段(1905—1937年)④赞赏阶段(1937—1944年)⑤清醒阶段(1944—1949年)⑥敌对阶段(1949-—)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中国形象”是指什么?结合法国当时的情况,说明启蒙思想家将“中国形象”作为武器的目的。(3分) (2)材料二中的“中国形象”是指什么?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5分) (3)简要分析材料三中的第④和第⑥两个阶段形成的政治背景。(5分) (4)从“中国形象”的变化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2分) 23.(11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偶然与必然 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的人“发现”美洲。 材料二 发现与相遇 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并入欧美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 材料三 交流与发展 哥伦布 明清时期的中国 世界市场 历史机遇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4分) (2)“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3分) (3)结合所学知识,运用材料三中的四个词语,以“交流与发展”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4分) 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 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120字左右。 24.(14分)尊重妇女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吉利之俗,男女婚配,皆自择定,然后告父母。至婚配之日,耶稣教师诫以善言,为之祈福。男以戒指约於女指,亲宾送之入房,欢宴而散。其俗男女皆分父母之产,男不得娶妾,犯者流之七年。 ——《瀛环志略》 材料二 1916年,北京中国银行最先使用女子司账,一时被称为“银行界之破天荒,妇女界之新事业”。1918年4月,上海曹某的理发店首次雇佣了二三十名女理发师。进入20世纪20年代,一些大城市的医疗、银行、商店、文艺、电讯等部门均有女职员出现。 材料三 新中国的成立为妇女参政事业建立了优越的制度,《共同纲领》中首先规定妇女在政治上拥有与男子相同的权利。1953年公布的《选举法》规定“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再次重申了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英国的婚姻观念,并简要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因素。(5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原因。(4分) (3)对比材料二,指出材料三妇女地位的提高出现什么新特点。(2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妇女地位的变化折射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3分) 25.(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1932年美国有3400万人没有任何收入,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8%。千百万人只是因为象畜牲一样生活,才免予死亡。……与之迥然不同的是,1983年美国《霍比斯》杂志记者曾到华盛顿的黑人贫民窟中

文档评论(0)

abf467532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