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与应用
孙克恩
2009. 6
主要内容
1、新《规范》的主要特点
1.1树立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思想
在观点上由原来计划经济的指导思想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指导思想。面向市场,从经济效益出发,由市场来优化配置,不靠行政下达。
1.2明确了地质勘查工作的四个阶段
岩金矿地质勘查工作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四个阶段。
岩金矿各勘查阶段目的任务表
预查
普查
详查
勘探
范 围
据前人资料选区
预查圈出的矿化潜力较大地区
普查概略研究后圈出的详查区
已知有价值矿区、详查圈出的勘探区
方 法
综合研究、类比、野外观测
地质、物探、化探、遥感、坑探、钻探
采用各种勘查方法和手段
应用各种勘查手段和有效方法
工 程 量
极少量工程验证
数量有限取样工程
系统的取样工程
加密各种取样工程
可行性评价
――
概略研究
预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
要 求
初步了解资源远景
对矿化作初步评价
作是否具工业价值评价
满足投资者的要求
目 的
圈出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地区
对有价值地段圈出详查区范围
圈出勘探区范围
为矿山建设在确定矿山规模、产品、开采方式、工艺、总布置等提供依据
作 用
为普查提供依据
为详查提供依据
为勘探提供依据
详查或勘探阶段的矿床,也可只进行概略研究。
阶
段
目
的
任
务
1.3为商业性地质勘查工作提供依据;
1.4调整了地质勘查程度;
1.5突出了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的综合评价;
普查阶段
大致查明
详查阶段
基本查明
勘探阶段
详细查明
1.6沿用了我国勘查工作中的习惯用语
1.7取消了资源储量比例的要求
1.8提高了勘查工作质量的要求
1.9突出了矿产资源利用和可行性评价
1.10充实了资源储量分类及类型的内容
1.11增加了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
2.1勘查工作的质量要求
2.1.1 地形及工程测量
按DZ/T0091《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执行
2.1.2 地质填图
以地质观察为基础。地质点要布设在界线上或有 特殊意义的地方。
参考标准:《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条规程(试行)》DD2006-01
2、新《规范》的应用
地质点密度及数量(正测精度)表
填图比例尺
地质界线上的
点距(m)
每平方千米地质点数(个)
构造简单
构造中等
构造复杂
1:10000
100-200
40
60
80
1:5000
50-100
80
120
150
1:2000
20-50
160
240
300
1:1000
10-25
320
480
600
据地调局《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试行)》DD2006-01。
地质填图的其它要求
要保证对重要地质界限的有效控制。
基本点数与加密点数之和应大于地
质点总数的70%。
简测的地质点密度及数量为正测的
70%,草测为50%。
地质点测量到的坐标及观察到的地
质现象要记录在地质点记录表中。
2.1.3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
执行:《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
GB12719-91。
2.1.4物探、化探工作
《地面高精度磁测技术规定》DZ/T0071-1993,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技术规定》DZ/T0070-1993,
《电阻率测深法技术规定》DZ/T0072-1993,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DZ/T0145-1994,
《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技术规程》DZ/T00248-2006
2.1.5探矿工程
探矿工程主要包括槽探、井探、浅钻、钻探及坑探工程等。
钻探工程
钻探工程是用于圈定矿体、验证物探、化探异常,了解矿体延深、产状、控制矿床远景,探获矿产资源储量的最主要手段。
钻探工程
技术要求
1、采取率;
2、钻探工艺;
3、校孔与测斜
4、地质编录;
5、其它要求。
2.1.6采样及测试
a、分别按矿体(分矿石类型)、矿化带及夹石连续取样,样要延入围岩,采样长度以不大于矿体的可采厚度为宜。
b、 样品分析、测试,应由国家认证的有资质的化验单位承担。
(执行《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 DZ/T0130-2006)
2.2勘查的控制程度
2.2.1勘查类型确定和划分
应根据矿体规模、矿体形态复杂程度、厚度稳定程度、构造及脉岩影响程度、矿石有用组份分布的均匀程度等五种地质因素来确定勘查类型。(详见讲义及规范附表)
划分勘查类型以一个或几个主矿体为主,对于巨大矿体也可根据不同地段勘查的难易程度,分段确定勘查类型。勘查类型划分为简单(Ⅰ类型)、中等(Ⅱ类型)、复杂(Ⅲ类型)3个类型。允许有过渡类型存在。
2.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