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原创历史剧本《燕王靖难兵变》北京联合大学张龙
北京联合大学
张龙
原创剧本《燕王靖难兵变》
2012年12月
《燕王靖难兵变》
北京联合大学 张龙
2012年12月
序
洪武二十三年( 公元1390年)燕王出征漠北,不损一兵一卒,逼降北元太尉乃尔不花和宰相咬住,声震朝野并受到皇帝朱元璋褒奖:“肃清沙漠者,燕王也,朕无北顾之忧矣!”。皇上奖赏的一百万两银锭,燕王全部奖赏给了燕山护卫军和北平都指挥使司随征将士。自此,燕王专心北方军务,独揽燕国属地军政大权。燕王军事、政治实力居诸藩王之首。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太子朱标去世,同年七月立其子朱允炆为皇太孙。
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二皇子秦王病故、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三月,三皇子晋王病故。连失三个爱子,白发人送黑发人,皇帝朱元璋倍受打击,更加倚重四皇子朱棣。四太子燕王朱棣作为诸王之首深受皇帝朱元璋喜爱,被委以总领北方军务重任,在燕王府第一谋臣道衍和尚的鼓动和支持下,雄霸北方,觊觎皇位。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五月,皇帝朱元璋晏驾,齐泰、黄子澄等六部大员根据朱元璋口述遗诏,宣布皇太孙朱允炆继承皇位,禁止诸藩王在先皇丧葬期间入京,撤消了诸藩王节制属地军政的特权,仅限于节制王府护卫。
五月十六日,朱元璋皇帝晏驾后的第七天,皇太孙朱允炆举行即位大典,称孤加冕,定年号为建文。
四皇子燕王朱棣与侄子皇帝朱允炆两个政治集团争夺皇位的斗争自此展开,建文帝行使皇权,削除藩王,中央集权;燕王利用雄霸北方的军政实力和优秀的政治、军事才能发动兵变,靖难清君侧,夺取皇位。
时间:洪武三十一年至建文元年(公元1398年至1399年)
地点:应天府(今南京市)明皇宫、北平燕王府
人物:
四皇子燕王朱棣:3 9岁,总揽北方军务,拥兵十万,节制北平军政大权。为诸藩王中最年长者和军事政治实力最强者。
道衍和尚:六十多岁,三角眼、面如病虎。满腹经纶、胸怀大志,却是面露杀气。燕王朱棣主要谋士,力主燕王争夺皇位。
张玉:燕王亲信,燕山护卫指挥使。
朱能:燕王亲信,官居千户。
三保:燕王贴身侍卫,朱棣即位后赐姓郑名和,后七下西洋。
葛诚:燕王府长史(大管家)为建文帝胁迫,背叛燕王,被燕王灭族。
朱允炆;21岁,原洪武皇帝皇太孙、太子朱标之子,燕王侄子。朱元璋驾崩七天后加冕称孤,年号建文,史称建文帝。
齐泰:兵部尚书(文人主兵,没有统兵作战经历),建文帝近臣,力主削藩。
黄子澄:太常侍卿,建文帝近臣。曾为东宫皇太孙朱允炆伴读,力主削藩。
张昺 :建文帝任命的北平布政使(相当于北平市长)。受命监视燕王。
谢贵:建文帝任命的北平都指挥使(相当于北平驻军司令),受命监视燕王。
张信:北平都指挥佥事(相当于驻军副司令),燕王旧部。接建文帝逮捕燕王密令后,通报燕王,燕王兵变。
第一场:遗诏风波
(北平燕王府,位于北平城内的元朝“大内”皇宫。燕王府共有四个大门,南门端礼、北门广智、东门体仁、西门遵义。王城共有三座正殿,前殿承运最大,是举行典礼,百官议事之所;中殿寰殿居中,后殿存心,为燕王日常办公和接待近臣,商议机密之所。燕王、道衍在存心殿密谋)
燕王:前些日子皇宫内官带来口信,说父皇龙体欠安,后来就再无音信。本王心中不安,派去的信使至今未回,应天府可是要有什么大事发生?
道衍:自洪武二十五年皇太子过世,皇上没有在二十四个藩王中选皇储,却选了十几岁的朱允炆,立为皇太孙。对肃清沙漠,征讨北元,战功卓著的燕王您来说,有失公允了。
燕王:是啊,我这皇侄既无战功又无政绩,处事如书生般迂腐,性格如妇人般软弱,何以承担皇储大任!本王当时因有二皇子秦王和三皇子晋王在前,所以没有太计较。
道衍:可是秦王前年去世、晋王今年三月又病逝,燕王您可是诸王之首了。皇上刚颁给您的敕书:“攘外安内,非汝而谁?”视殿下为国之柱石。又将北平都司、辽东都司、辽府护卫悉听殿下节制,要殿下“总率诸王,相机度势,用防边患”。皇上很信任殿下,不知为何不立殿下为皇储。
燕王:难道父皇真要本王给皇太孙看守北大门不成?
道衍:皇上古稀之年,尚且操劳国家大事,担心北方军务,以致身体欠安。殿下作为诸王之首,更要关心皇上,相机到应天府拜见皇上,借此也可关注京师动向。多事之秋,不可大意失荆州啊。
燕王:所言有理,本王近日找个由头。邀上诸王去应天府看看父皇他老人家。
(张玉、朱能跑上)
朱能:颁诏钦使到。
(颁诏钦使上场)
使臣:(双手奉上诏书)请燕王接皇帝诏书。
燕王:(燕王跪接诏书,尚未读完,捶胸大哭)天啊!(跌坐在地上)
张玉:(接过诏书看了一下,大喊)不好啦!皇帝晏驾啦!
(诸人跪下大哭,燕王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忍着眼泪,读遗诏)
燕王 :皇太孙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以勤民政。
道衍:皇太孙即皇位啦?!
燕王:(往后看着,大怒,把诏书递给道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