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戏剧2
什么是“第四种剧本”? “第四种剧本”的代表作 杨履方《布谷鸟又叫了》 岳野《同甘共苦》 海默《洞箫横吹》等。 杨履方《布谷鸟又叫了》 童亚男 王必好 申小甲 岳野《同甘共苦》 孟莳荆 刘芳纹 华云 第四种剧本的代表作 《同甘共苦》(岳野1926--) 1957年1月由中央实验话剧院首演,孙维世导演。 《洞箫横吹》(海默1923--1968) 1957年3月由辽宁人民艺术剧院首演,吴坚、杨勤导演。该剧批判了合作化中的虚假典型 《布谷鸟又叫了》(杨履方1925--) 1957年4月由上海人民艺术剧院上演,黄佐临导演。 揭露了以权谋私、打击报复的党内生活中的不良习气。 《还乡记》(赵寻) (二)1958-1962:历史剧 1958-1962年间,出现了历史剧创作的高潮。如郭沫若的《蔡文姬》《武则天》,田汉的《关汉卿》《文成公主》,老舍的《神拳》,朱祖贻的《甲午海战》、曹禺的《胆剑篇》等。 其主要内容: 一是为历史人物翻案; 二是以发掘历史精神鼓舞今人; 三是总结历史经验以警后人; 四是歌颂历史人物。 (三)1962-1963:社会主义教育剧 1962年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教育剧”的繁盛。宣传和强化阶级斗争理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有三类:一是不顾生活真实,一味图解阶级斗争理论。如《夺印》。二是有一定生活基础,但是错误思潮影响,陷入“左”倾错误路线。如《千万不要忘记》。三是严格从生活出发,按照艺术规律创作。如下面的剧作。 《霓虹灯下的哨兵》(沈西蒙、漠雁、吕兴臣) 1962年由前线话剧团首演,漠雁导演。根据上海“南京路上的好八连”的事迹创作。在灯红酒绿的都市环境中,革命战士思想发生波动:有人嫌自己太“土”,偷偷扔掉了布袜子;有人喜新厌旧,看不上农村的妻子;还有人擅自离哨陪女朋友逛街。剧作提出了在和平年代里,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如何继续保持良好的作风和光荣传统的问题。 《年轻的一代》(陈耘) 1963年由上海戏剧学院教师艺术团首演,罗森、陈耘导演。青年萧继业身体有伤仍不畏艰苦,扎根边疆;而烈士子弟林育生却贪图安逸,装病回到上海,后来改正错误。 另有《第二个春天》、 《远方青年》、《南海长城》、《丰收之后》、《东进序曲》、《雷锋》等优秀话剧。 “第四种剧本”的成就 (1)勇敢地突破“人性”、“人道主义”的禁区,大胆描写了人的道德情操和爱情生活,深入地剖析了人内心的丰富性、复杂性,塑造了一批真实的人物形象。 (2)突破了只准“歌颂”,不准“暴露”的禁区,大胆地揭露了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 老舍的话剧创作 一、建国后创作概述 “以一部分劳动人民现有的文化水平来讲,阅读小说也许多少还有困难。可是,看戏就不那么麻烦。”“剧本排演出来,就连不识字的人也能看明白;所以我要写剧本。” 老舍解放后自觉地遵循新的文艺路线,完全否定了自己以往的创作道路,基本上由小说创作转向了话剧创作。 从1950年至1965年间,他创作了23部话剧,水平高低互见,其中《龙须沟》和《茶馆》被认为最有价值。 其他作品有: 《春华秋实》《青年突击队》《西望长安》《茶馆》《红大院》《女店员》《全家福》《宝船》《神拳》等现实主义作品。 《龙须沟》 《龙须沟》创作于1950年。于1951年2月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在北京首演, 3幕话剧《龙须沟》通过一个小杂院4户人家的苦辣酸甜,写出了北京龙须沟一带劳动人民生活、命运的巨大变化。塑造了程疯子、王大妈、娘子、丁四嫂等成功的艺术形象,通过他们心态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激变和新旧社会对“人”的不同态度,生动地表现了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本质,使这部剧本成为一曲热情洋溢的新社会赞歌。 《龙须沟》在思想性、艺术性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文艺界和广大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为表彰老舍创作《龙须沟》的艺术贡献,1951年12月25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由彭真市长授予老舍以“人民艺术家”的荣誉奖状。 老舍的《茶馆》 1957年《收获》创刊号上发表了三幕话剧《茶馆》,它是老舍全部剧作中最有光彩的作品之一。 曹禺先生晚年评价说:“《茶馆》是中国戏剧史上空前的范例”。 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茶馆》的主题 《茶馆》揭示的主题是:以否定三个黑暗的不合理的旧时代来歌颂新时代。 “埋葬三个时代”——清朝末年、军阀混战、解放前夕,这三个时代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的灾难,一个比一个深重,压迫和剥削人民的手段一个比一个狠毒。 这样罪恶的时代,最终是逃不脱被毁灭、被埋葬的命运的。从而反面揭示了歌颂新时代的主题。 政治的主题没有影响艺术。 讨论《茶馆》艺术特色 一、人物个性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