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7. 增强横向联系加固法 (1) 适用条件(装配式桥梁、抗扭能力差的箱梁) (2) 材料(混凝土、钢结构) * * 1)现行使用荷载下,原构件受拉主筋或斜筋配筋不足;如果是超筋梁构件,则应同时增加受压区面积,如增加桥面厚度等; 2)原构件受拉钢筋严重腐蚀或受损; 3)为增加构件的抗裂性; 4)被加固构件的实测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0,截面纵向受力钢筋配筋率大于《公桥规》规定的最小配筋率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并且加固后其正截面抗弯承载力提高幅度不应过大。 (2)材料要求(纤维材料、砼、粘胶剂) (3)设计内容: 可对以下构件进行加固: 1)在梁、板受弯构件的受拉区粘贴FRP,使纤维方向与加固处的受拉方向一致进行抗弯加固; 2)采用封闭式粘贴、U型粘贴或侧面粘贴,纤维方向与构件轴向垂直进行抗剪加固; 3)采用封闭式粘贴,纤维方向与构件轴向垂直对受压构件进行加固。 (4)施工要点(主要工序) 优点: 1)高强、高效(高强度、高弹模,提高承载力 和延性,改善受力性能); 2)耐腐蚀及耐久性(化学性质稳定); 3)不增加构件的自重和体积(质量轻、厚度薄); 4)适用面广(纤维布为柔性材料); 5)施工方便(不需大型施工机械,施工场地少); 6)价格适中。 存在的主要问题 1)纤维布:弹性阶段的工作性能提高幅度不大,一般需粘贴2-3层,导致界面多、粘结胶用量大、施工时间较长; 2)纤维板:施工性不好、材料规格少; 3)碳纤维:价格较贵; 4)核心技术:无自主知识产权。 华南理工大学交通学院,广州 新型FRP片材—纤维薄板加固技术简介 纤维薄板(Fiber laminate):新型FRP片材(碳纤维,芳纶纤维,玻璃纤维)(发明专利号:ZL200410026742.8 ) 集纤维布和纤维板两者的优点于一身:不需要粘贴多层(厚度等尺寸可自由变化);柔软性好;施工方便、周期短;成本低;能灵活应用于混凝土结构的抗弯、抗剪、抗压加固。 工程应用实例 加固方案与施工工艺 预应力纤维薄板加固 预应力纤维薄板加固 3. 增大截面加固法 (1)受力特点及适用范围 受力特点: 增大截面法加固受弯构件及大偏心受压构件的核心是增加受拉区的钢筋和增大受压区面积,从而增大抗弯惯性矩,提高构件的抗弯刚度及强度,由于增加构件的宽度对加固效果较差,有条件时尽量少增加或不增加构件的宽度,多增加高度。 增大截面法加固小偏心受压构件时,可全截面增大面积,但还是以增加偏心压力方向的尺寸为主,并增配受压、受拉钢筋,增强构件的刚度和强度,从而提高承载力及稳定性。 偏心受压构件在拱式桥、桁架式梁桥及其下部结构较为常见。纯轴心受压构件在桥梁上较为少见,就算恒载作用下为轴心受压,活载作用下也往往会偏心。此外对桁架构件,由于节点次弯矩的影响也会造成偏心。 增大截面加固法也属于被动加固法,构件原截面要承受加固前本身的自重及因增大截面产生的自重作用,截面拉、压边的混凝土及钢筋已有初始应力或应变,加固后的总截面中,新增部分只承受加固后的荷载作用,而原截面则要承受加固前、后的恒、活载作用。截面拉、压边的混凝土及钢筋应力也分为两次叠加。 适用范围: 增大截面法加固构件时,对受弯构件来说增加抗弯刚度的效果好,但增加的尺寸有限,且应当合理选择。对偏心受压构件来说,在增加强度、刚度、稳定性方面效果都较好,但有一共同的缺点是新增混凝土会增加原构件的负担,养护时间长、浇筑不便、工期相对长些。如果全跨增加重量较多,如拱桥加固,还要考虑下部结构及基础的承受力是否满足。主要适合于以下情况: 1)使用荷载下,原构件的抗弯或抗剪强度不足,或刚度不足;如果是超筋梁构件,则应避免加大截面后仍是超筋梁; 2)使用荷载下,受压构件强度、刚度、稳定性不足; 3)墩柱的主钢筋外露、锈蚀、混凝土空洞或破碎、墩柱倾斜; 4)拱圈因施工质量造成主筋外露、混凝土空洞、破碎、强度不够等缺陷时。 (2)材料要求(钢筋、砼) (3)加固设计(钢筋砼或预应力砼受弯、偏心构件, 主要计算内容) (4)施工要点 (主要工序) 增大截面加固法 优点:经济、工艺较成熟; 缺点:增加构件自重、减少使用空间、 工期较长 特别需要注意:钢筋的焊接、新旧混凝土面的结合 4. 改变结构体系法 (1) 简支梁改连续梁法 (2) 多跨简支梁改桥面连续简支梁法 (3) 增加辅助墩法 (4) 八字支撑法 (5) 梁式桥转梁拱组合体系法 (6)钢索斜拉加固法 (7)桥改为涵洞法 5. 预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