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过年风俗
山东过年风俗
过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在民间,传统上的过年是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就开始忙年,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过年期间,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一进腊月门特别是腊月二十三以后,市场生意进入旺季。大量年货上市,年花年画,鞭炮焰火,香烛纸箔,干鲜果品,鸡鸭鱼肉,蔬菜禽蛋,烟酒糖茶,绸缎布匹,服装鞋帽,洋广杂货,炊食餐具,儿童玩具等等,五光十色,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使人感到年味渐浓。农村男男女女三五成群,携筐提篮,也纷纷到市场挑选年画、年花,购买对联、门神、佛像、全神马子、香烛纸箔,购置红绿花布、丝绵彩绒,添置壶碗盘碟、锅笼勺筷,包括吃的、喝的、穿的、用的一应俱全,因为农业社会的农贸市场、百货商店常常都是年三十中午关门,初五以后才开张营业,所以百姓家要储存较多的食物,过年才不会食物匮乏。总之,人们熙熙攘攘,欢声笑语,采办各种年货的热闹情景到处可见。城乡妇女,还忙着织布纺线,打袼褙纳鞋底,赶做新衣服;家家户户扫除房屋,裱糊顶棚,擦拭门窗,张贴年画,剪贴窗花,民间庭院焕然一新;各家忙着蒸枣糕、黏糕、糖菱角、馍馍,炸年货,杀鸡宰鱼,炖一锅熟(杂烩菜);互赠年礼,偿还债务;擦拭祭器、餐具,调制供品等,到处一片生平祥和、年丰岁稔的欢乐景象,一直忙碌到除夕。“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 ,由来已久。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德州到了腊月,家家户户都准备过年了,各家各户都要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屋清洁、窗明净、院整齐。一进腊月门,选择晴朗好天气即可进行扫尘,主要是将家里进行彻底清洁,主妇通常先将房里的床铺家具遮罩起来,用头巾将头包好,然后用扫帚将墙壁上下扫干净,擦洗桌椅,清扫地面,洗刷餐具。扫房之后,各店铺、居民家焕然一新,新贴的春联,鲜艳夺目,活灵活现的门神,抬头见喜的横幅,精美的窗花,五彩的年画,花团锦簇的灯笼和神龛上丰饶的祭品,无不显示着喜气洋洋、欣欣向荣的节日景象。
德州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这些都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民俗功能。剪纸在德州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窗花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水缸上、粮囤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德州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农历正月初一日称元日,为新岁之首,春天之始。天方拂晓喜炮声声,家家户户厅中大桌上,红盘盛满大吉(即柑,柑大于桔,故称大吉)、青橄榄及各式精美糖果,门前张灯结彩,晚辈向上辈敬茶祝福。这天多数人家要吃素,最少是早餐不吃荤。早餐后大人携小孩带上大吉到亲友家拜年,主客互致新正如意,恭贺发财添福等吉利话;主人请客以大吉、槟榔(古俗敬槟榔,今用青橄榄代之),共品工夫茶,客人赠上大吉贺主人吉祥如意,主人要以大吉回赠,俗谓转敬式换吉,意在回敬美好祝愿。初一早,不少舞狮班及英歌队敲锣打鼓到各村各户参拜贺年,主人燃放鞭炮以迎。还有手摇万年青叶(俗谓摇钱树)或手执书有“招财进宝”等吉利句小红纸贴于人家门上的;或是吹唢呐、敲竹板、唱歌谣、做四句、说吉利话挨家贺年的,都趁着讨点赏钱。初二、初三日乡村圩镇多组织有庆新春文娱活动,除搭戏棚演潮剧、山歌剧、做皮影戏外,还有大锣鼓队、虎狮队、英歌队、舞龙队等沿街挨村寨游行表演。今还有映电影、赛球、书画展、猜谜语等。白天夜晚人们成群结队尽兴游赏观看,一片迎春的热闹喜乐气氛。送压岁钱是潮汕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这些钱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讲究地装在一个利市包中,或者用一块红纸包看。这俗称为“压肚腰”,意谓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特别有趣的是,小孩临睡前,父母必将一张大面值钞票放在小孩肚兜中,睡醒后即将钞票取回。拜年,又称为“拜正”。初一一早,人们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然后长辈再给后辈晓以期望。早饭后,就各自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拜年。潮汕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故此,有的人起床后就立刻向亲戚朋友拜年去了,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