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取得——卢雯14060190技术总结.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及适用 卢雯梁慧星:指无处分权人将其占有的动产或者错误登记在其名下的不动产转让给善意第三人或者为善意第三人设定他物权,在符合一定条件的前提下,善意第三人依据法律的规定取得动产或者不动产所有权或者他物权的制度。 史尚宽:善意取得,亦称即时取得,谓动产让与人纵无让与之权利,以所有权之转移或其他物权之设定为目的,善意受让该动产之占有,取得其所有权或其他权利。 善意取得 (bona fide acquisition) 善意取得 (bona fide acquisition) 意义 善意取得制度 理论基础(史尚宽:《物权法论》) 取得时效说 权利外像说 法律赋权说 占有效力说 日本与台湾民法采此说,系法律为交易之安全所与占有之公信力,以占有与占有之取得,代替登记主义与公开主义。 《日本民法典》占有权 第192条(即时取得):通过交易行为平稳且公然开始占有动产的人,在善意且无过失时,即时取得可在该动产上行使的权利。 善意取得 罗马法:“任何人不得以大于自己所有的权利让与他人” 偏重于所有权保护,受让人纵属善意,亦不能取得动产所有权,所有人得向受让人主张所有物返还请求权。 但受让人得主张时效取得,其取得时效期间为1年,以维护交易活动及安定的法律秩序。 日耳曼法:“以手护手(hand wahre hand)”——“汝将汝信赖置于何处,应往该处寻之”,偏重于保护交易安全。 “所有人任意让他人占有其物者,则只能对该他人请求返还” 梁慧星:区分占有委托物和占有脱离物,是各国民法进行善意取得立法的前提。 占有委托物是由于原动产所有人基于自己的意思准予让与人占有其物(如出租、借用),原动产所有人之行为创造了一个可使第三人信赖的状态,对交易的安全产生危险,因此理应承担其动产所有权被他人无权处分所带来的不利后果。 遗失物等占有脱离物离开所有权人而由让与人占有,并非出于真正的所有人的意思表示,基于保护财产所有权及维护财产的归属秩序之目的,原则上不能使遗失物之受让人直接适用善意取得制度。 善意取得构成要件 梁慧星,陈华彬:《物权法(第四版)》 一、标的物为动产和不动产 二、出让人无处分权 三、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四、交付或登记 五、受让人善意 善意取得构成要件 谢在全:《民法物权论》 一、标的物须为动产 二、让与人须为动产占有人 三、让与人须为无权处分人 四、受让人受让动产之占有 五、受让人须为善意 史尚宽:《物权法论》 一、标的物须为动产 二、须因交易而继受的取得占有 须有继受取得占有之原因 须有有效之原因行为 须有占有取得 三、须由无权利人善意取得占有 物权 法律依据 要件 效果 不 动 产 物 权 《台民》 第759条之1 (1)让与人无权处分 (2)受让人善意信赖不动产登记 (3)依法律行为为物权变动登记 取得不动产物权 动产所有权 《台民》 第801条 (1)须有转移动产所有权之合意 (2)须让与人无转移动产所有权的权利 (3)须受让动产的占有 (4)须受让人为善意 (5)须非法律另有规定 取得动产物权 所有权 用益物权 担保物权 王泽鉴:《民法物权》 一、标的物为动产和不动产 我国《物权法》——动产和不动产 记名有价证券 债权非属动产,不得成为善意取得的标的,但证券所表彰的债权,如无记名股票所表彰的股权得因善意取得证券而取得其权利。 《德国民法典》——动产和不动产 《台湾民法典》——动产和不动产 第759条之1 (登记效力之推定及善意第三人之保护) 不动产物权经登记者,推定登记权利人适法有此权利。 因信赖不动产登记之善意第三人,已依法律行为为物权变动之登记者,其变动之效力,不因原登记物权之不实而受影响。 物权法草案建议稿 梁慧星——善意取得制度只适用于动产 理由:登记的公信力原则VS占有的公信力原则 《物权法》第16条:不动产登记簿是物权归属和内容的根据。不动产登记簿由登记机构管理。 王利明——动产和不动产均可适用 理由: 1.不动产交易也会因登记错误、疏漏、未登记等原因发生无权处分的问题,第三人也同样存在是否为善意的问题; 2.各国立法大都承认不动产适用善意取得,如德国和瑞士; 3.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与登记公信力制度不同,第三人之所以能享受公信力的保护乃基于其善意,因此要实现公信力保护善意第三人,就必须有善意取得制度。 二、出让人无处分权 三、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我国《物权法》: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即转让行为须基于法律行为如买卖合同等,才发生善意取得;非基于法律行为受让所有权的,不发生善意取得,如继承 该法律行为还应具有“交易行为”性质,如转让人与受让人在法律上或经济上同属于一人时,无交易行为性质。 例:因公司合并而转移动产所有权 无偿 《德国民法典》 不当得利 第816条(无权利人的处分) (1)无权利人就某

文档评论(0)

过各自的生活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