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儿传染病防治知识
济源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毕红梅
此次培训主要就几种较常见的传染病的防治知识进行讲解,使大家对这些疾病有进一步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在疾病早期及时发现异常,第一时间做出反应,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疾病,为小儿常见急性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生,以冬春季节多见。
水痘
流行病学依据: 传染源:病人为唯一传染源,病毒存在于病变皮肤粘膜组织,疱疹液及血液中,可由鼻咽分泌物排出体外,出疹前1天至疱疹完全结痂均有传染性。(患水痘学生应在结痂脱落后才返校上课)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水痘疱疹液和空气飞沫传播,亦可通过污染的用具传播。(患病学生较集中时可采取该班级停课)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水痘主要在儿童,病后免疫力持久,一般不再发生水痘。
水痘
临床表现:
潜伏期:12—21天,平均14天,
前驱期:发病较急,前驱期可有低热或中度发热,头痛,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咳嗽等,持续1—2天进入皮疹期。
出疹期:皮疹初为红斑疹,数小时后变为深红色的丘疹,再经数小时后发展为疱疹。疱疹直径3—5mm,壁薄易破,周围有红晕,瘙痒。1—2天后疱疹从中间开始结痂,数日后脱落,一般不留疤痕。皮疹分批出现,躯干最多,其次为头面部,四肢远端较少。
水痘
水痘
水痘的皮肤表面
水痘
水痘的放大图片
治疗和处理:
◆患者不能上学(在家隔离)。
◆ 大量喝水,休息。
◆ 保持皮肤清洁干爽。
◆ 局部或全身使用止痒镇静剂;
◆ 不要压挤水痘,否則结痂后会留下小点,持续2~3年。水痘可完全痊癒,一般不会留下疤痕。
水痘
手足口病
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手足口病好发于10岁以下的儿童,幼儿发病最多。
手足口病
临床表现: 发病早期有点像感冒,急性起病,发热,一般为38℃左右,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同时或1~2日后手掌或脚掌处出现米粒大小的疱疹,有时也会出现在臀部或膝盖处。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壁厚,疱内液体较少。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即出现溃疡,常常流口水,不能吃东西。
手足口病
一般表现:
感染手足口病后,多以发热起病,在患者手、足、口腔、臀部出现皮疹或疱疹,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手足口病
手
部
病
症
手足口病
臀
部
病
症
手足口病
四肢
病
症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的预防
手足口病只是一种轻度的传染病
手足口病可防、可治、不可怕
腮腺炎的防治
腮腺炎
唾液腺有3对,腮腺、舌下腺和颌下腺,其中最大的一对是腮腺。小儿得了腮腺炎后,面部就像打肿脸的胖子。因为腮腺位于两侧面颊近耳垂处,腮腺炎时肿大的腮腺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蔓延,故腮腺炎在民间称为大嘴巴。
流行性腮腺炎,
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腮腺的急性肿胀、疼痛并伴有发热和全身不适为特征。多侵犯儿童,预后良好,病死率很低,但成人患者易并发睾丸炎或卵巢炎,儿童患者易并发脑膜炎,感染后绝大多数可获得持久免疫。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受感染的人是唯一的传染源,包括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患者自腮腺肿胀前6日至肿胀后9日均可在唾液中检出病毒,此时具有高度传染性。隐性感染者作为传染源意义不可忽视。
(二)传播途径
主要传播途径是病毒通过唾液、鼻咽分泌物等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病儿唾液污染的食物、食具和玩具传播,在短时间内接触易感者的口腔亦能引发感染。
(三)人群易感染性
人群普遍易感,显性及隐性感染均可获牢固免疫力。
流行特征
(四)流行特征
好发年龄为1~15岁,儿童期患者性别上无明显差异,青春期后男性多于女性。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最多。在集体儿童机构中易爆发流行。
[临床表现]
(一)临床表现 潜伏期8~30日,平均18日。
前驱期较短或缺无,有畏寒、倦怠等。
腺肿期多以腮腺肿痛为最早症状,多数先由一侧腮腺肿胀,1~2日或3~7日后对侧才肿胀,自觉腮腺肿痛,感觉过敏,张口、咀嚼、进酸性食物时疼痛加重。腮腺肿胀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成人更重,局部皮肤紧张发亮,表面发热,但不发红,轻度触痛,有弹性感,重者可使面部变形。肿胀腮腺导管口早期可见红肿,起初唾液分泌增加,以后减少。腮腺肿胀多于1~3日达高峰,持续4~5日渐消退,恢复正常,整个病程约10~14日,个别病人无腮腺肿胀,仅有其它腺体或器官受侵犯。
预 防
六、流行性腮腺炎怎样预防?
1、管理传染源:流行性腮腺炎病人应当隔离至腮肿消退为止。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