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ST重组
揭秘ST股重组操作内幕:暴富背后风险不可小觑2010-01-08 03:15:16 来源: /paper_new/html/2010-01/08/contenthtm上海证券报(上海) /money_bbs/5SFO7H1100253B0H.html跟贴 8 条 /stock/手机看股票 上海证券报1月8日讯 年底的一场轰轰烈烈保壳运动随着2009年的落幕戛然而止。S*ST恒立、*ST铜城忙着转让债务,*ST欣龙完成债务协商, ST波导变卖家产……为保壳,各家公司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而一旦完成保壳、借壳的工作,这些个股都有可能一飞冲天:2009年,*ST九发以30个涨停成为“涨停王”;2008年,ST长运因西南证券借壳连续45个涨停成为当年之最;2007年,大名鼎鼎的*ST金泰涨停神话不仅至今让人难以忘怀,其负面影响也足以警示后人。2010年,“涨停王”会是谁?暴利诱惑背后又藏有多少风险?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种胜利者属于少数局内人的博弈。且让我们细解那些在公告中无法看到的ST公司借壳故事。借壳初衷 两种需求与“先打底仓”矿产主小莫手中有一个每年盈利数千万元的矿,虽然盈利稳定,但是他还是感到现金流紧张,于是便在各地四处搜寻壳公司以求借壳上市摆脱困局。在近一年时间内,他遍寻ST公司,却最终没有找到合适的壳资源。然而令他意外的是,由于一年多来的找寻,他对国内的那些壳公司都有了不同的了解,使得他个人对ST股的投资精准无比。结果,虽然他的公司毫无收获,但是他本人却在二级市场上赚了一大笔。小莫是具有代表性的。虽然2009年IPO空前加速,/chinext创业板如期而至,数十家大盘的、小盘的公司先后上市,但是依然有许许多多像小莫这样的人在为自己旗下表现不错的资产寻找壳资源。“会通过借壳的途径上市的公司大多是些高不成低不就的公司。”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虽然也有不少例外,比如/0600837.html海通证券(/0600837.html行情 /money_bbs/0000000000600837.html股吧)借壳 /0600837.html都市股份(/0600837.html行情 /money_bbs/0000000000600837.html股吧)可能主要是出于对上市速度的考虑,但是更多的公司选择借壳上市不仅是因为IPO的过程过于漫长,也是因为IPO的要求远高于资产重组的审批要求。”算上暂停上市的公司,两市ST公司超过百家,其中将重组定为公司战略的或将过半,这几十家公司的壳资源目前仍然是稀缺资源。因此,目前的事实是,几乎每个壳公司都能引来众多有意向的企业来洽谈。*ST九发在找到南山集团之前,谈了不下50家,而*ST华源在最终确定重组方之前也谈了二三十家。“借壳是有一整套玩法的。”这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他表示,一般来讲,借壳的目的是两种,一种是要真的把企业做大,一种就是为了套利。目的不同,操作手法也会完全不同。在定向增发制度实施之前,绝大多数的借壳上市出于后一种目的,因为当时无法再融资,难以通过资本市场的手段将公司做大,很多公司便沦为大股东的担保、借贷的工具。但是在定向增发制度实施之后,这一局面逐渐发生了变化,有不少公司借壳上市确实出于将企业做大的愿望,这对繁荣资本市场无疑有很大帮助。但由于上市的投资回报率太高,要杜绝纯粹为了套利而借壳是非常难的。“从操作上讲,如果重组方与上市公司大致确定了借壳的意向,便可先在二级市场上‘打个底仓’,收集到足够的筹码后,再开始推进重组工作,这样可以保证重组方在赚一笔借壳钱的同时,在二级市场上再赚一笔。”他向记者介绍。由于重组方和原实际控制人利益正好相左,所以谈判的过程往往非常艰难,这个时候就看双方的议价能力了。而这个议价能力一方面取决于重组方诚意,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上市公司壳资源本身的价值。买壳关键 债务重组与评壳标准“一个完全干净的壳,能值四五亿元甚至七八亿元。”一位长期从事ST股投资的市场人士向记者表示。但实际上,在现实案例中,很多壳资源无法卖到那么高的价格。小莫在寻找壳的过程中曾经碰到过一个各方面相对优质的“壳”,仅因为原股东无心恋战资本市场而匆匆出让,因此最后折算下来,壳资源也就以几千万元成交,原股东提出的条件就是要重组方将此前公司的一切“小尾巴”给收拾妥当。而这一点正是壳资源交易中非常重要的一点。*ST三联在易主之后,原东家三联集团过去的旧账不断翻查出来。实际上,对于一家绩“忧”公司而言,其中隐情不足为外人道,因此,遮“阴”挡雨有的时候会成为旧东家对新东家提出的重要要求,而对于新东家来说,若无需增加太多重组成本,那么何乐而不为?无论是对于买壳者还是投资者来说,对于ST公司的取舍,在业内都有一套完整的评价模式。壳资源好坏的首要评价标准就是债务水平。“债务越小,壳就越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