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免疫遗传学基础技巧.ppt

  1. 1、本文档共10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免疫学基本概念 一、免疫 免疫一词是从拉丁语“immunis”衍生而来 免疫具有识别“自身”与“非己”抗原,对自身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产生排斥作用的一种生理功能 免疫:机体受到抗原物质刺激而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过程 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抗原进入机体后激发免疫细胞活化、分化和效应的过程 免疫的功能 免疫防御(Immunological defence):是机体排斥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保护功能 免疫自稳(immunological homeostasis):是机体免疫系统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 免疫监视(immunological survillance):是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畸变和病毒干扰细胞的一种生理保护作用 四、免疫应答的分期 1.识别期 指淋巴细胞表面特异性的抗原受体与抗原结合的过程 2.激活期 指识别特异性抗原后淋巴细胞的反应过程:增殖、淋巴细胞分化(由识别细胞分化为清除细胞) 3.效应期 指淋巴细胞被抗原激活后行使清除抗原的功能,在效应期发挥作用的细胞称为效应细胞 抗原决定簇大小: 一个多肽决定簇含5~6个氨基酸残基; 一个多糖决定簇含5~7个单糖; 一个核酸半抗原决定簇含6~8个核苷酸。 构象决定簇——空间构象,不连续 顺序决定簇——序列(一级结构),连续 内源性抗原(endogenous antigen)——在自身细胞内合成、并存在于细胞内的抗原。如: 胞内菌和病毒感染细胞所合成的细菌抗原、病毒抗原 肿瘤细胞合成的肿瘤抗原 外源性抗原(exogenous antigen)——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捕获,或与B细胞特异性结合,而后进入细胞内的抗原,均称为外源性抗原。 所有来自体外的微生物、疫苗、异种蛋白等; 自身细胞合成而释放于细胞外的非自身物质,如肿瘤相关抗原、FMDV的VIA抗原等。 一、中枢免疫器官 1.骨髓 2.胸腺 3.腔上囊(鸟类) 1.骨髓 骨髓是各种免疫细胞的发源地。 是B细胞、K细胞、NK细胞成熟的场所。 抗体产生的主要部位。   与外周淋巴器官相比,骨髓可缓、持久地大量产生抗体。在再次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 2.胸腺 (Thymus) T细胞分化和成熟的场所。 生成胸腺激素   胸腺素、胸腺生成素、淋巴细胞刺激因子等。 形成对自身抗原耐受性——维持自身稳定 3.腔上囊 是位于禽类尾椎泄殖腔上方的一个囊状淋巴组织,也称法氏囊。 B细胞在腔上囊中分化成熟,切除会造成抗体缺陷。 二、外周免疫器官 1.淋巴结及淋巴小结 2.脾脏 1.淋巴结及淋巴小结 人体全身约有500-600个淋巴结(lymph node),主要位于非粘膜部位。 淋巴结内的淋巴细胞75%为T淋巴细胞,25%为B淋巴细胞。 淋巴小结 淋巴小结多在粘膜部位。 在未受抗原激刺前为初级淋巴滤泡,刺激后为次级淋巴滤泡。滤泡内主要为B细胞及其母细胞,还有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T细胞等。 2.脾脏 为人体最大淋巴器官。 分为白髓和红髓。白髓、红髓交界处为移行区,是淋巴细胞和抗原物质进出的通道。 脾脏中B细胞占60%,T细胞约占40%。 三、免疫细胞 1.造血干细胞 2.淋巴细胞系 T细胞B细胞、NK细胞、LAK细胞、TIL细胞 3.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4.其他抗原呈递细胞 抗体 ANTIBODY Ig是蛋白质,可成为抗原,即具有抗原性 Ig分子本身也包含有多种不同的抗原表位,呈现不同免疫原性(血清型) 由此Ig具有三种血清型: 同种型(isotype):是指在同一种动物不同个体之间同时存在不同类型的Ig,不表现出抗原性,只是在异种动物之间才表现出抗原性。 四、人工制备抗体的类型 五、免疫球蛋白基因及基因重排 (一)Ig的基因定位和结构 (二)Ig基因的重排和表达 (三)重排的机制 (一)Ig的基因定位和结构 1. Ig的基因定位 Ig基因有三个独立的多基因家族分别编码两种类型轻链(κ和λ)、一个重链(H) 人类Ig的重链根据稳定区的分子结构和抗原特异性的不同分别分为五类 2.Ig的基因结构 轻链基因家族的组成:L、V、J、C四类基因片段 L--leader segment V --variable segment J--jioning segment C--constant segment 重链家族:L、V、D、J、C五类片段 D--diversity segment 高变区 (二)Ig基因的重排和表达 除B细胞以外的所有细胞都含有处于胚胎构象的免疫球蛋白基因,只有骨髓干细胞在分化为成熟B细胞的过程中才出现免疫球蛋白基因的体细胞重排。 这种重排具有严格的顺序,也是B细胞不同成熟阶段的标记。 第一次重排 第一次重排发生在前B细胞

文档评论(0)

舞林宝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