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合金晶体结构与结晶 金属的结晶 结晶:金属从液态变为固态(晶体状态)的过程。 过冷现象:实际结晶温度低于平衡结晶温度现象 过冷度:实际结晶温度与平衡结晶温度差 结晶过程:是一个晶核的形成(成核)和成长的过程 影响金属结晶后晶粒大小的因素 成核率:晶核产生的速度,以每单位时间在单位体积液体中所产生的晶核数目来表示 长大率:指晶体生长的线速度 影响成核率N和长大速率G最主要的因素:结晶时的过冷度和液体中的不熔杂质。 过冷度的影响 结晶时的冷却速度愈大,其过冷度也愈大,结晶后金属的晶粒便愈细小。 液体中不熔杂质的影响:可显著加速晶核的形成,使金属的 晶粒细化, 晶粒大小对金属的力学性能影响:晶粒愈细小,金属的强度愈高,塑性和韧性愈好 组织 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或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 如钢和生铁是Fe与C的合金,黄铜是Cu和Zn的合金 组元:组成合金的最基本的、独立的物质 合金系:由若干组元可以配制成一系列成分不同的合金系列,如C的质量分数不同的碳钢和生铁就构成铁碳合金系。 相:在合金中,具有相同晶体结构与性质,并以明确界面分开的成分均一的组成部分。 相界面:将两种相分开的那个界面 合金的组成相可分为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两种类型。 一、固溶体 定义:是溶质原子溶入溶剂的晶格中所形成的一种均匀固相。 主要特征:晶格仍保持溶剂组元的晶格 1、置换固溶体 溶质原子置换了溶剂晶格中的一些溶剂原子而形成的固溶体 2、间隙固溶体 溶质原子嵌入溶剂晶格的间隙中所形成的固溶体 形成固溶体后,由于在溶剂晶格中溶入了溶质元素,必然造成溶剂晶格的畸变。 固溶体的性能 晶格略变对金属性能有重大的影响,它将使合金的强度、硬度和电阻升高。 固溶强化:溶质元素溶入固溶体而使金属的强度、硬度升高的现象。是提高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途径之一。 金属化合物 金属化合物是合金组元间相互作用而生成的一种新相 特征:其晶格与组成它的任一组元均不相同:具有一定程度的金属性质(如导电性)。硬度高(约 860HV),而塑性韧性极差。 第二节 二元合金相图 合金平衡图:表示某一合金系中不同成分的合金,在各种不同温度条件下相的平衡关系(即用来表示合金的成分、温度与组织之间关系)的图形。又称相图或状态图 二元合金平衡图的建立 匀晶相图 定义: 两组元在液态和固态均无限互溶所构成的合金平衡图 典型合金系: Cu-Ni 二元共晶相图 两组元在液态时无限互溶,在固态时有限互熔且有共晶转变产生的平衡图 共晶反应线:表示从E点到F点范围的合金,在该温度上都要发生不同程度上的共晶反应。 共晶反应要点 共晶转变在恒温下进行。 转变结果是从一种液相中结晶出两个不同的固相。 存在一个确定的共晶点。在该点凝固温度最低。 成分在共晶线范围的合金都要经历共晶转变 相图与性能的关系 1.合金的使用性能与相图的关系 固溶体中溶质浓度↑ → 强度、硬度↑ 组织组成物的形态对强度影响很大。组织越细密,强度 2. 合金的工艺性能与相图的关系 铸造性能:液固相线距离愈小,结晶温度范围愈小(如接近共晶成分的合金),则流动性好,不易形成分散缩孔。 锻造、轧制性能:单相固溶体合金,变形抗力小,变形均匀,不易开裂。 填空题 51. 合金是由( ) 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组成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52. 徂成合金最基夲的丶独立元素称( )。 53. 由相同徂元构成的成分不同的合金组成了一个( )。 54. 合金中成分和结构都相同的组成部分称( )。 55. 能够保留晶体结枸的组元为 ( )。 56. 晶体结构消失的組元为( )。 57. 若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并不占据结点, 而是处于结点空隙中, 这种形式的固溶体称为( )。 58. 若溶质原子代替一部分溶剂原子而占椐着溶剂晶格中的某些结点位置, 这种形式的固溶体称为( )。 59. 通过溶入溶质元素形成固溶体, 从而金属材料力学性能得到( )。 60. 组成合金的两个元素, 当它们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相距较远时, 往往容易形成(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