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基础理论综合练习
(一) 名词解释
1. 益火补土法:一是指温心阳以暖脾土的方法;二是指温肾阳以补脾阳的方法。
2. 滋水涵木法:是指滋肾阴以养肝阴的方法。
3. 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
4. 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
5. 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递相生化、递相制约,以维持平衡协调的关系。
6. 五行相生:是指五行之间存在着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7. 五行相克:是指五行之间存在着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8. 泻南补北法:是指泻心火与补肾水相结合的治法。
9. 佐金平木法:是指清肃肺气,以制肝木,治疗肝火偏盛,影响肺气清肃之证的方法。
10. 培土制水法:是指运脾阳或者温肾健脾利水治疗水湿停聚为病的治法。
11. 抑木扶土法:是指用疏肝与健脾相给合以治疗肝旺脾虚的治法。
12. 金水相生法:是指通过补肺阴以滋肾阴或滋肾阴以补肺阴的方法。
13. 培土生金法:是指通过健脾补气以补益肺气的方法。
14.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15. 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
16. 阳中求阴:补阴时,适当配以补阳药物的治法。
17. 阴中求阳:补阳时,适当配以补阴药物的治法。
18.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对于阴虚不能制阳而导致阳相对亢盛的虚热证,采用滋阴以制阳的治法。
19.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对于阳虚不能制阴而导致阴相对亢盛的虚寒证,采用扶阳以制阴的治法。
20. 阴病治阳:对于阳虚不能制阴而导致阴相对亢盛的虚寒证,采用扶阳以制阴的治法。
21. 阳病治阴:对于阴虚不能制阳而导致阳相对亢盛的虚热证,采用滋阴以抑阳的治法。
22. 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23. 阴阳: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24. 气: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也体现为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
25. 气机:指气的运动。其基本形式:升、降、出、入。
26. 气机调畅:气的运动平衡协调的生理状态。
27. 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具体是指精、气、血、津液的各自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
28. 宗气: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结合而成,聚于胸中者谓之宗气。
29. 营气:由脾胃运化之水谷精气所化生,行于脉中,具有化生血液和营养周身作用之气。
30. 卫气:由脾胃运化之水谷精气所化生,行于脉外,具有温养内脏、护卫肌表、防御外邪等功能之气。
31. 元气:又称原气、真气。系由先天精气所化生,赖后天水谷精气所充养,能激发和推动脏腑组织功能活动,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32. 气主煦之:气属阳,具有温煦作用,从而维持人体恒定体温、温养脏腑组织,故称之。
33. 水谷之精气:指由脾胃运化而来的水谷精微,是生成气、血、津液等多种物质的主要来源之一。与卫气相对而言,则专指营气,营气是水谷精微中,最富有营养作用的部分,故称之。
34. 水谷之悍气:指卫气。卫气来自脾胃运化而生的水谷精微,因其性疾滑利,活动力强,流动迅速,故称之。
35. 血主濡之:血属阴,具有滋养和濡润作用,从而维持脏腑组织的正常生理活动,故称之。
36. 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清稀者为津,稠厚者为液,常并称为津液。
37. 气为血之帅:是指气在血液的生成、运行中的统帅地位而言,是对气能生血、行血、摄血作用的概括。
38. 血为气之母:是指血为气的物质基础和依附对象而言,具体是指血对气的运载和营养作用的概括。
39. 津血同源:由于津液和血液均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它们之间可相互转化,故称津血同源。
40. 血汗同源:由于汗为津液所化,津液与血液同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且津血互化,故有“血汗同源”之说。
41. 夺血者无汗:是指治则而言。由于血汗同源,对于已经失血的病人,其血耗津伤,汗源不足,不宜使用发汗以再耗其血的方法。
42. 精血同源:由于精与血均主要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且精与血可以互化,即血可养精,精可化血,故有“精血同源”之说。
43. 夺汗者无血:是指治则而言。由于血汗同源,对于已经多汗津亏的病人,其津枯血燥,血脉空虚,不宜使用破血或耗血以再亏耗其津液的方法。
44. 心生血:是指心也参与血液的生成。具体而言,水谷精微通过脾的转输升清作用,上输于心肺,在肺吐故纳新之后,复注于心脉化赤而变成血液,故有“心生血”之说。
45. 血者,神气也:由于血是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血液充盈,功能活动正常,人的神志活动才能处于正常的生理状态,故曰:“血者,神气也”。
4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力隧道电力隧道工程c标段施工方案.doc VIP
- 九年级物理第21章《信息的传递》全章课件.ppt VIP
- Unit 4 Fun with numbers(Get ready)外研版(三起)(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pptx VIP
- (妇产科)子宫内膜癌教学查房.pptx
- 供应商审核报告范文模板.docx VIP
- 机场行测考试题库.pdf VIP
- 2025年《网络设备配置与安全》课程标准.docx VIP
- 成都市盐道街中学高一入学语文分班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 VIP
- 成都市盐道街外国语2025高一入学英语分班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 VIP
- 成都市盐道街外国语2025高一入学数学分班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