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南省陕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叙述与生物学史实相符的是( )
孟德尔用山柳菊为实验材料,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及自由组合
B.萨顿根据基因遗传行为与染色体的行为是平行的并最终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C.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对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赫尔希和蔡斯用和分别标记T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
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
3、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褐色。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进行观察的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的一项是( )
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
B.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
C.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D.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列关于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小桶内的小球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
B.每次抓取小球统计后,应将彩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重复抓取50—100次
C. 每个桶中不同颜色的小球数量一定要相等
D. 每次抓取前要摇晃小桶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下次抓取小球的随机性
( )
A.后代性状比3:1,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B.基因不能自由组合,产生了误差
C.这对夫妇都含有单眼皮基因,在每胎中都有出现单眼皮的可能性
D.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不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6、自由组合定律中的“自由组合”是指( )
A.带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雌雄配子间的组合B.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的组合
C.两亲本间的组合D.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组合
A.F1产生配子时,每对基因都要彼此分离
B.F1产生的雌配子有YR、Yr、yR、yr,并且它们之间的数量比接近于1∶1∶1∶1
C.F1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量相同
D.F1的雌雄配子结合的方式可以有16种
8、某二倍体植物中,抗病和感病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应该选用的杂交组合是( )
抗病株×感病株
B.抗病纯合体
C.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
D.抗病纯合体×抗病纯合体,或感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
控制玉米株高的4对等位基因对株高的作用相等,且分别位于4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aabbccdd的玉米高10 cm,基因型为AABBCCDD的玉米高26 cm。如果已知亲代高10 cm和26 cm,则F1的株高及F2的表现型种类数分别是( )
A.12 cm、6种 B.18 cm、6种C.12 cm、9种 D.18 cm、9种
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A.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B.来自父本和母本的任意两条染色体
C.形态、大小大体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D.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
12、猴的下列各组细胞中,肯定都有Y染色体的是( )
A受精卵和次级精母细胞 B.受精卵和初级精母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和雄猴的神经元 D精子和猴的肠上皮细胞
下图是某生物的精细胞,根据图中染色体类型和数目,判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A.①② B.②④ C.③⑤ D.①④
( )
15、将两个纯种的亲本黄色(Y)圆粒(R)豌豆与绿色(y)皱粒(r)豌豆杂交,所得的F1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基因的走向是( )
A.Y与R走向一极,y与r走向另一极B.Y与r走向一极,y与R走向另一极
C.Y与y走向一极,R与r走向另一极D.走向两极的均为Y、y、R、r
与精子的形成相比,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 )
A.卵原细胞先进行减数分裂,再通过变形形成成熟卵细胞
B.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