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四首.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词四首.ppt

宋词四首 词的相关知识 决定词调的是词的( ) 词的别称有: ( )、( )、( )、( ) 词根据字数分为:( )、( )、( ) 词根据段落分为: ( )、( )、( )、( )一个段落叫作一( )或( ) 词根据风格分为: ( )、( ) 流变 五代十国: 温庭筠:题材狭窄,色彩明丽 李煜:南唐后主,写失国后的哀情。 北宋中期: 晏殊:继承南唐遗风,内容单调,形式短小。 欧阳修:典雅精致的语言,含蓄的风格 柳永:宋词转变第一人。他的词渐离小词境界,进入长篇(形式上长词慢调),文风上采用铺叙写法,内容上对社会生活有所描写。 苏轼:拓展词的范围(内容上),提高意境,开创豪放派,词风豪放飘逸。 北宋后期: 秦观:风格婉约,幽冷凄婉 周邦彦:北宋词的总结者,精通音律,形式上使词律严整,内容上写景咏物为主,讲究章法,是长词慢调集大成者,语言精工典雅。 南宋初期: 李清照:后期惆怅,抒情性强,婉约为主 南宋中期: 辛弃疾:爱国词人。 南宋后期: 姜夔:精通音律,修正旧谱,意境清空。 雨霖铃 1、本词的题材是?从哪句中能看出? 送别诗(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作者如何刻画冷落的清秋节? 意象:寒蝉、骤雨、暮霭 凄切 初歇 沉沉 ——凄清的秋季 意象:长亭(都门)、兰舟 送别之地 漂泊之象征 帐饮无绪 催发 ——难舍难分,又不得不舍 初秋时节,寒蝉凄切哀鸣,雨后的长亭外,远去的船正要出发,词人与自己的恋人依依不舍。 3、如何不舍?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运用细节描写, 细致地刻画了诗人与知己告别时,因不忍分别而紧紧拉住对方的手,心中有千万句话却哽咽在喉咙中说不出来的情态, 这一细节将离别之情推向高潮,表现出诗人不忍离别的愁绪。 4、除了不舍惜别之情,还有何情感? 去去——远去,越来越远 千里——路途之远 烟波、暮霭——浩渺,迷茫,黯淡 楚天阔——邈远 此句设想别后征程,一派邈远惨淡,词人心中倍感孤独飘零。 承上启下,既是总结上片的离别情景,又是为下片写别后情景作铺垫。 鉴赏名句 (明)贺裳《皱水轩词筌》:“柳屯田‘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自是古今俊句。” 看似平常的一句诗为什么能得到这么高的评价呢? 1、将多个能表现离别的愁苦的意象集中抒发自己的别情。 “晓风”:不是暖风或微风,深秋的早晨吹来的风凄厉、寒冷,与作者的心境相吻合; “杨柳岸”:古人有折柳送行的风俗。折柳赠人是希望对方留下来。离别的人一见杨柳,就会想起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心中就会涌起一缕缕离愁。 “残月”:为什么不是圆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月是离合的象征,何况是破镜一样的残月,最易引起词人的愁思。 2、用虚实相生的手法,抒发惜别之情。 上阕实写与心爱的人依依惜别之景, 下阕虚写别后生活,设想自己告别爱人后酒醒时将一人置身杨柳岸, 虚实相生,表达了词人在离别后孤独、无助、迷茫的惜别相思之情。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词人进一步推想离别后之惨不成欢的情景:良辰好景、千种风情都成虚设,只因离开了相爱的人。 词人于此倾吐了别后长久孤寂,虚度年华的痛苦。 背景 本词为宋元时期流行的“宋金十大曲”之一,是作者晚年赴屯田员外郎任所作的。词人柳永屡试不第,一生落魄,只有到晚年宋仁宗景佑元年才考上进士,那时年已近半百了。可是仕途坎坷,并没得到重用。 小结 《雨霖铃》抓住了秋天的典型意象寒蝉、烟波、暮霭、晓风、残月渲染了凄清冷落的气氛,烘托了离别时的惆怅和痛苦之情,可谓情景交融。 手法:借景抒情、虚实相生、细节描写 作者 柳永?(约980--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原名三变,字耆卿。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至景佑元年54岁时方才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南门外。 与苏词风格对比: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 柳词特点:婉约派代表,慢词较多。

文档评论(0)

tangtianxu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