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院内急救绪论.pptx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院内心肺复苏急救 潮州市中心医院 重症医学科 蔡毅峰 2 内容大纲 基础生命支持 电除颤 高级生命支持 加强的心脏骤停后治疗 3 成人院内复苏指南生存链 重视监测和预防 尽早识别心脏骤停并启动急救系统 进行心肺复苏,着重于胸外按压 快速除颤 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 4 1. 判断意识和呼吸 2. 启动EMSS(呼救) 3. 判断脉搏 4. 胸外按压(C) 5. 开放气道和人工通气(A+B) 6. CPR(30:2) 7. 早期除颤(AED)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流程 5 判断意识和呼吸 确定现场安全”现场安全“ 拍打双侧肩膀,大声呼叫:“你还好吗?”,左右耳各叫一次 观察有无正常呼吸(濒死呼吸) 6 指南改变及原因 1. 观察有无正常呼吸 改变:取消“一看、二听、三感觉” 方法:观察胸、腹部呼吸运动 濒死呼吸、喘息 ——按无呼吸处理 Why? ——减少时间延误,尽早胸外按压 ——简化流程,易于操作 7 根据不同场景确定呼叫内容: 病房——“请您快叫护士,带抢救物品和AED﹗” 院内非病房区域——“请您赶快通知急诊科医护人员 过来抢救病人,拿AED﹗” 注意:呼叫时一定要指定某人, 并确定该人已去呼救 启动EMSS(呼救) 8 更改:A-B-C C-A-B A-B-C: 开放气道 人工通气 胸外按压 C-A-B: 胸外按压 开放气道 人工通气 Why? ——于存活方面,无明显益处 ——胸外按压是最简单的技术, 所以是进行复苏时遇最小障碍的 9 心脏骤停患者需氧量较平常相比没有明显增加 突发心脏骤停患者的血液内剩余的氧气可以维持患者最初几分钟的供氧 “无明显益处. . .为什么? 心脏骤停患者可承受相对较长时间的呼吸停止而非长时间的血液循环停止 10 部分成人心脏骤停患者有心室纤维性颤动(VF)/无脉性心室心搏过速(VT),所以必须 胸外按压 及时除颤 胸外按压可以迅速开始(不需器材) 打开气道和提供通气将会延缓救治措施 通气只会延迟18秒或更少 11 从 A-B-C 更改为 C-A-B 大多数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没有由任何旁观者进行心肺复苏 这可能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但其中一个障碍可能是 A-B-C 程序,该程序的第一步是施救者认为最困难的步骤,即开放气道并进行人工呼吸 如果先进行胸外按压,即C-A-B,可能会鼓励更多施救者立即开始实施心肺复苏 12 判断脉搏 患者体位: 仰卧在硬质的平面 摆放方法: 患者面朝下时,应把患者整体翻转,即头、肩、躯干同时转动,避免躯干扭曲,头、颈部应与躯干始终保持在同一个轴线上 13 医务人员:检查动脉搏动 方法:用食、中手指找到甲状软骨,平行侧滑到与抢救者同侧的胸锁乳突肌与颈前肌之间的肌间沟内 注意事项: 检查时间小于10秒(5-10秒) 判断脉搏 14 胸外按压(C) 按压频率100-120次/分 按压与放松时间各占50% 按压深度:5-6cm 位置:胸骨下二分之一(乳头连线法) 15 胸外按压方法 肘关节伸直,双上肢呈一直线,双肩正对双手,以保证每次按压的方向与胸骨垂直 双手呈重叠或相加 按压幅度为5-6cm 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充分回弹 胸外按压(C) 16 改变: 胸外按压频率100-120次 Why? ——按压次数对于能否恢复自主循环以及存活后的良好神经系统功能非常重要。 ——按压次数是由按压速率以及按压中断的次数和持续时间决定。 ——大多数研究显示更多按压可提高存活率 ——强调尽可能减少这一关键心肺复苏步骤的中断。 指南改变及原因 17 改变: 胸外按压深度5-6厘米 Why? ——多个建议的幅度,可能会导致理解困难。 ——施救者往往没有以足够幅度按压胸部。 ——研究表明, 按压 5 -6厘米比按压 4 厘米更有效。 指南改变及原因 18 开放气道和人工通气( A+B ) 开放气道方法 医务人员 无颈椎外伤者 ——压额抬颏法 疑有脊柱损伤者——托颌法 观察口腔有无异物(见到异物才清除) 19 每次人工呼吸时间1秒 每次人工呼吸潮气量足够,能观察到胸廓明显起伏 缓慢均匀吹气,“避免给气过力”的人工呼吸 若已建立人工气道,且二人CPR,通气频率 8—10次/分,呼吸与胸外按压不需同步 开放气道和人工通气(A+B) 20 潮气量: 500-600 mL/次,必须看到胸廓起伏

文档评论(0)

52013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