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報告古蹟參訪與心得.doc.doc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歷史報告古蹟參訪與心得.doc.doc

104學年度第學期歷史與文化導覽參訪心得報告 姓名:周育安 學號:1座机电话号码 系級:餐飲 任課老師: 李岳牧 我覺得身為石牌在地人,附近能有這類的古蹟是一件很值得去關注的事,路過的人那麼多,真正 去了解的人沒幾個,這個石碑不但是過去文化的存在,也是一種對人們的警惕。 內容摘要 石牌漢番界碑故事得從唭哩岸的地名說起,唭哩岸(KI-LI-GAN)即凱達格蘭平埔族 KI-IRIGAN的譯音,為「海灣」的意思,也就是說在三百多年前,這裡是舊淡水河自北 突出的彎曲地帶,形似海灣,因此被當地最早的住民──平埔族,稱為唭哩岸,同時也由 於此地避風、防水、河川溝渠交織,可耕種的平地多,是當時平埔族耕種之地。約在清朝 雍正、乾隆年間,福建漳州的魏、賴、謝三姓渡海來到了現在的石牌地區開墾,不過當時 石牌為平埔族的土地,突然湧入了外來移民,又多是年輕力壯的「羅漢腳」,漢人與原住 民為了土地的界線時起爭端。 那時候漢人和原住民土地的劃分以石頭為界,但是漢人經常趁著晚上搬動劃界的石頭,擴 大土地面積。但後來漢人侵佔原住民土地的糾紛越演越烈,於是在乾隆十一年(一七四六 年),淡水廳同知曾曰瑛就在當時的唭哩岸、三角埔及磺溪刻石立碑,杜絕土地紛爭,碑 文上記載「奉憲分府曾杜斷東南勢園田歸番管業界」,當時鄉民就稱此地為石碑,久了轉 音成為現在所稱呼的石牌。? 而當時立下的石碑數目不詳,現在僅存兩座,一座安置在 台北二二八和平公園的碑林,一座在民國八十八年時移至現在台北淡水線捷運石牌站出口 處,讓往來的民眾,也能了解石牌最初的發展。 我覺得所謂的人心、人的本性從這個石碑歷史就可以看的一清二楚,人們為了土 地爭吵,為了利益彼此互相殘殺,種族之間的不愉快不和平都記錄在這個石碑裡 ,一開始是用石頭當界線,但後來因為漢人的貪心,跟偷偷掠奪趁晚上偷偷擴張 土地,導致紛爭越來越多,從這裡就可以看見人心的不滿足予以大欺小的事情, 後來才立了這個石碑來維持和平,我覺得這是警惕人們的石碑,要好好保存才行。 任課教師簽章: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