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细胞与组织损伤
1995A42.3-1 液化性坏死常见于
A.脑B.心脏C.肾脏D.脾脏E.小肠
1995A42.3-1 A
①最易发生液化性坏死——脑+脊髓; ②最易发生脂肪变——肝;
③最易发生气球样变——肝; ④最易发生干性坏疽--四肢;
⑤不发生化生的组织-——神经纤维; ⑥不发癌的组织——软骨组织。
脑组织含蛋白质最少,不易凝固,而含磷脂和水分多,有利于液化:且液化过程中常形成软化灶。
A.凝固性坏死B.液化性坏死C.两者皆有D.两者皆无
1995C127.3-9 病毒性肝炎
1995C128.3-5 脾梗死
1995C127.3-9 C
1995C128.3-5 A
⑴病毒性肝炎可有各种类型的坏死:
①嗜酸性坏死—普通型肝炎; ②溶解性坏死(液化性坏死)—重型肝炎;
③点状坏死—普通型肝炎; ④碎片状坏死一慢性肝炎;
⑤桥接坏死—中重度慢性肝炎; ⑥凝固性坏死一慢性肝炎。
(2)凝固性坏死时,坏死细胞的蛋白质凝固,常保持其轮廓残影。多见于心肌、肝、肾、脾梗死。
1997A33.3-1
下列哪个脏器不发生坏疽?
A.肺B.下肢C.阑尾D.小肠E.脑
1997A33.3-1 E
①脑易发生液化坏死,不发生坏疽。因脑组织含蛋白少,不易凝固,而含磷脂和水分多,有利于液化,且液化过程中常形成软化灶。②下肢易发生干性坏疽;③肺、阑尾、小肠易发生湿性坏疽。
1998A34.3-1
下列有关坏死的描述中,哪项不正确?
A.核缩、核碎、核溶是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改变
B.干酪样坏死常由结核杆菌引起
C.胰腺坏死常为液化性坏死
D.固缩坏死只见于细胞的生理性死亡
E.坏疽是坏死组织经腐败菌作用的结果
1998A34.3-1 D
①胞死亡可分为坏死和凋亡两大类。细胞核的变化是细胞坏死的主要标志,包括核固缩、核碎裂和核溶解。坏死分凝固性、液化性和纤维素样坏死等类型。②结核病时,因病灶中含脂质较多,坏死区呈黄色、状似干酪,称干酪样坏死。③急性胰腺炎时由于胰腺腺泡细通透性增高,释放大量胰酶,分解脂肪成脂肪酸,脂肪酸与血清钙结合成脂肪酸钙,使组织细胞溶解液化,而呈液化性坏死。④坏疽是特殊类型的坏死,是指组织坏死后继
发腐败菌感染。⑤固缩坏死也称凋亡,是细胞的生理性死亡,但不能说“只见于细胞的生理死亡”,因为固缩坏死还可见于很多生理或病理过程,如各种细胞衰老更新、照射、应用细胞抑制剂之后的细胞萎缩、肿瘤细胞的
自发性固缩坏死等。
A.光面内质网大量增生
B.前角蛋白细丝堆积
C.增大的载有蛋白质的溶酶体
D.线粒体肿胀、嵴消失
E.核内包含物
1999B99.3-1 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内玻璃样小滴C
1999B100.3-1 肝细胞内Mallory小体B
①当肾炎或其它疾病伴有大量蛋白尿时,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内常出现许多大小不等的圆形红染小滴,称玻璃样小滴变性。研究表明,肾小球通透性增高时有大量蛋白滤过,这些蛋白质被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所吞饮,在胞质内彼此融合形成玻璃样小滴。以后与溶酶体融合被消化(增大的载有蛋白质的溶酶体),多见于脂性肾病。②肝细胞胞质内前角蛋白聚集为 Mallory 小体,多见于酒精性肝病。③光面内质网大量增生为毛玻璃样肝细胞的病理表现.是指肝细胞胞质内含有HBsAg,为慢性乙肝的表现。
2000A33.3-1
下述哪项肝细胞的病理改变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有关
A.细胞内大量糖原沉积
B.核内出现假包涵体
C.光面内质网大量增生
D.前角蛋白细丝维聚
E.粗面内质网增多
2000A33.3-1 C
本题的考点就是“毛玻璃样肝细胞”。毛玻璃样肝细胞并非指肝细胞的“玻璃样变性”,而是指肝细胞内含有HBsAg,免疫酶标显示HBsAg 反应阳性。组织学上表现为胞浆内充满嗜酸性细颗粒状物,不透明,似毛玻璃样。电镜下,显示其胞浆光面内质网增生,HBsAg 颗粒积存于此。肝细胞玻璃样变时,前角蛋白细丝可在肝细胞胞质内堆积,称Mal|ory 小体,多见于酒精性肝病。
2000A34.3-1
下列哪项关于淀粉样变性的叙述是错娱的?
A.可见于结核病
B.可见于骨髓病
C.可以是全身性病变
D.可以是局灶性病变
E.由免疫球蛋白沉积而成
2000A34.3-1 E
变性是指细胞或细胞间质损伤后因代谢发生障碍所致的某些可逆性形态学变化,伴异常物质蓄积。其蓄积物分别是:
①淀粉样变、粘液样变———蛋白质-粘多糖; ②玻璃样变——蛋白质;
③细胞水肿——水; ④脂肪样变——甘油酸酯;
⑤病理性色素沉着——色素; ⑥病理性钙化——ca2+。可见,淀粉样变性的蓄积物为蛋白质-粘多糖,井非免疫球蛋白。答案为E。淀粉样变可以是局部性病变,也可是全身性病变。全身性病变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多暴及肝、肾、心等器官;后者多见于老年人和结核病(A)等慢性炎症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