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然界既有自由状态的基本粒子沿着从粒子到元素,从简单小分子到复杂大分子,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无生命到有生命,从低级生命形态到高等动物的向上演化过程;也有生物死亡、有机物还原为无机物、分子分解、元素衰退等向下的过程。这种演化的方向性既有是不可逆的,如热传递过程、质量扩散过程和生物生长发育过程等;也有是可逆的,如弹簧的伸缩、病体的康复、化学的振荡反应等。在此类演化过程中,既有确定性的一面,如机械运动和天体的运行等,又有随机性的一面,如贝纳德现象和基因的突变等。 总之,自然界的演化并不是沿着单一的路线进行,而是存在多种多样的可能性,但不管何种演化形式或演化路径,又都毫无疑问的具有自己相对的方向性。 二、有序与无序 序是标志系统从宏观到微观的不同层次上可辩识性的范畴,是指某些确定的参量按规律取值的确定程度,能够按规律取确定值的是有序,无法按规律取确定值的是无序。有序和无序是从系统的不同存在状态方面对系统所作的一种描述方式,就象进化与退化对生物现象进行分析一样,它具有自然系统的现实依据。如热力学中所说的熵、信息论中的信息量、协同学中的序参量,都是从特定角度对有序和无序问题的研究。 系统的有序性首先指结构的有序性,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方式是规则的、确定的。如简单有序,既可以表示要素在空间分布上的规则性排列,象晶体点阵即是;也可以是系统在时间延续中的规则性变化,如周期运动等。其次,系统的有序性还表现为行为的有序和功能的有序。系统的行为与功能是作为过程而展开的,包括多个阶段、步骤、程序等,它们经过有序地协调安排,才能使系统行为和功能优化。 行为和功能直接表现的是系统与环境的相互联系,联系方式有规则的与不规则的、较强的规则性与较弱的规则性的差别,但究其根源而言,都可以从系统要素的构成方面得到解释。复杂系统内部的线性和非线性相互作用使系统的秩序问题也显得很复杂,有序与无序,高序与低序常常是互相交替,难以界定。 系统的无序性通常可视为系统的无规则性的联系。它也既有结构上的,也有行为和功能方面的表现形式。简单无序,指的是系统要素在空间分布上的无规则堆积,如垃圾堆;或是在时间延续中的任意变化,如随机运动。无序和有序之间的界限可以通过发生对称性破缺的临界点加以区分,系统处于平衡结构时,其表现特征基本是有序的,系统突破了原有平衡,而进入非平衡结构,其有序性特征在减少,逐渐被无序化特征所取代。 其实,纯粹的有序或无序只是理论抽象,真实系统的有序和无序是相对的,它们相比较而存在,相排斥而演变。晶体的有序排列中总有缺陷,四季交替中也难免反常,行星绕太阳周期性公转也有摄动;而在杂乱无章的堆积物中也总能发现局部的规则性联系,随机运动中也有统计学上的确定性;至于复杂系统,有序和无序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空间排列上的分形结构,时间演化中的混沌行为,都是有许中包含无序,或无序中嵌套着有序。 三、系统自组织的条件 一个系统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自组织,首先要看这个系统是不是开放性系统。如果该系统与环境之间具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等方面的交换,则该系统具备了开放性,它才有可能产生自组织行为;否则,一个与环境没有任何交换的封闭系统是不可能出现自组织行为的。普里高津运用一个总熵变公式,对系统内部熵的变化作了具体分析。即: dS=diS+deS 这里的dS是系统总熵的改变,diS是系统内部混乱性产生的熵,热力学第二定律保证熵产生为非负量,即diS≥0;deS是系统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而交换来的熵,称为交换熵,可正可负 有四种可能性: (1)deS=0,系统是封闭的,与外界没有交换,内部的熵增使系统混乱程度不断增加,不可能出现自组织,只可能导致组织的退化。 (2 )deS0,与外界交换得到的是正熵,总熵变dS0,系统以比封闭状态下更快的速度增加混乱程度,不会发生自组织。 (3)deS0,但|deS| diS ,通过对外开放从环境中取得负熵,但从环境得到的负熵不足以克服内部熵的增加,总熵变dS = diS +deS≥0,系统也不会发生自组织。 (4)deS0,且|deS| diS,从环境中得到的负熵大于内部的熵增加,总熵变dS0,系统出现减熵过程,即自组织过程。 可见,对外开放是系统自组织的必要条件,封闭系统不会出现减熵运动;开放系统如果从外界获得的仍然是正熵,或者获得的负熵不足以抵消自身的熵增趋势,都不可能出现自组织行为,只有正确的开放获得了足够遏制熵增趋势的负熵,而且负熵的补给是源源不断的,才能维持系统的自组织。就自然现象而言,贝纳德对流、激光的受激辐射、B-Z反应都是开放系统;宏观上的生命个体、生物群落、地球环境都是开放系统,严格意义上的封闭系统也许不存在,否则,就很难说明宇宙的演化。 其次,非平衡结构是系统自组织的状态性前提。在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