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价改有固化三油垄断之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然气价改有固化三油垄断之嫌

天然气价改有固化三桶油垄断之嫌 2011-08-03 17:14:52 《财经》杂志 作者:李纬娜  微博评论 浏览次数:8 字号:T|T 延宕六年的天然气价格改革再度面临无限期推迟。 两三个月前,最新一版的天然气价格改革方案草案已下发至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和相关行业专家处讨论。目前处于小范围征求意见阶段,尚未上报至国务院。 “一般来说,每年二三季度是推行价格改革的最佳窗口期,估计今年赶不上了。”中国石油(10.45,0.00,0.00%)大学(北京)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毅军教授告诉《财经》记者,要想今年出台价改方案,从宏观经济形势看,十分困难。 多位业内专家表示,作为与企业营运和居民生活休戚相关的天然气,不会选择在通胀形势严峻的当下贸然涨价。同时,电价改革呼声颇高,其上调压力和紧迫性高于天然气,决策部门不可能允许数个能源调价方案一并推出。 从2005年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改革天然气出厂价格形成机制及近期适当提高天然气出厂价格的通知》(下称2756号文)时起,天然气价格改革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不仅上游天然气出厂价格的上调节奏缓慢且未能顺利传导至终端,在构建竞争性市场结构、理顺天然气出厂价格形成机制等方面也未见动作。 接近发改委的人士透露,天然气价改方案已数易其稿,在出厂价定价方式上形成过近十种方案,每讨论一次内容修改幅度都较大,先后有三种方案受到发改委价格司的青睐,前两种因行业内争议过大而放弃,后一种仍在研讨中。 知情人士透露,天然气价改方案数个版本的拟定皆由三大石油公司,尤其是中石油主导,而且总是暗无声息地进行。该人士强调,当前的价改方案几经变更,但仍体现了三大石油公司的利益,而在实际操作层面的制度设计,对政府的能力和智慧是个极大考验。 “中国天然气产业链的长期政府规制改革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路线图并不明确,已经引发认识上的混乱,并受到利益集团的过多侵蚀。”刘毅军对《财经》记者说。 价格争议 由政府唱主角的定价机制,直接导致国内外天然气价格落差较大。中石油股份公司(601857.SH/00857.HK)董事会高级助理秘书毛泽锋介绍,目前,国产陆上天然气价格仅为同热值其他能源价格的三分之一左右,而国外天然气价格占比则达到三分之二,前者仍有20%至30%上浮空间。 进口气价格倒挂现象更为严重。毛泽锋告诉《财经》记者,按目前国产气价格和成本计算,企业可实现赢利,但进口气却是“进得越多、亏得越多”,例如中亚管道气每立方米亏损达1元多。 三大石油公司要求上调天然气出厂价格的意见书多次递交至发改委,中石油甚至要求每三个月调整一次,然而政府行动步履迟缓。继2007年提高工业用天然气出厂基准价后,2010年5月31日,国家发改委终发布《关于提高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的通知》,提高包括西气东输等在内的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从230元/千立方米,至1155元/千立方米。 同时,取消大港、辽河和中原三个油气田的价格“双轨制”, 将出厂基准价允许浮动的幅度统一改为上浮10%,下浮幅度不限,由供需双方在此前提下协商确定具体价格。 此轮上游调价却未能传导至产业链下游。香港中华煤气公司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刘杰告诉《财经》记者,由于地方政府的价格顺调严重滞后,最快的城市也花费四个月时间将上升的购气成本顺延至终端售气价格,慢的则拖延至今仍未调整。 新奥能源控股有限公司(02688.HK)首席执行官张叶生亦表示,该公司受上游调价影响的26个城市中,民用天然气价格只有60%真正实现了顺价,仍有40%未见改变。 “我们做了很大努力,价格听证也完成了,可去年11月发改委突然下文不允许提价。今年春节之后又开始努力,都准备要提价了,结果4月份发改委又下一个文再次叫停。”张叶生直言,这是导致该公司2010年毛利率下降的主因之一。 接近发改委人士透露,去年8月,发改委曾内部发文至地方提醒尽快提价,但出于控制CPI和政府业绩考虑,部分地方政府未予理睬。仅两个多月后,控制物价指令即封闭了所有能源的涨价出口。 “既然都是政府定价,为什么上游涨了,偏偏就不让下游顺调呢?”刘杰指出,国内自成体系的天然气定价机制亟待完善,否则将损害整个行业健康发展。 中国城市燃气协会秘书长迟国敬对《财经》记者亦表示,能源价格变动迟滞并不适合能源发展需要,若长期摁着能源价格,势必造成短缺。 方案更迭 2756号文被业界视为天然气价改的方向性文件。该文确立了“以机制改革为主、辅以价格上涨”的指导方针,并为改革天然气出厂价格形成机制规定了市场化原则。 “但从受到政府决策部门关注的几次定价方案看,天然气价改并没有朝着市场化方向前行,反而集中表达了垄断央企的利益诉求。”前述知情人士告诉《财经》记者,2009年是价改方案呼之欲出的一年,数个价改草案连续推出,加权平均法和价格联动机制先

文档评论(0)

bendaoganqunl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