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压监测精讲.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心静脉压的监测 重症医学科 测量步骤 * 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是指血液流经右心房及上、下腔静脉胸腔段压力。 正常值为6cmH2O-12cmH2O 监测数值的改变意义大于单一的数 值变化。 中心静脉压 中心静脉压监测的临床意义 中心静脉压的正常值:5-10或6-12cmH2O CVP<5cmH2O:表示血容量不足 CVP>15cmH2O:表示心功能不全,静脉血管过度收缩或肺循环阻力增高 CVP > 20cmH2O:表示存在充血性心力衰竭 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或气囊漂浮导管行血液动力学监测。 需中心静脉压监测指导液体入量和速度。 需长期输液,尤其是输入高浓度或刺激性药物,如静脉内高营养。 紧急急救时,需加压输液、输血等。 心脏手术、体外循环、预计液体出入量较大的大型手术 外周静脉穿刺困难,如周围浅静脉萎陷、大面积烧伤、广泛皮肤病、肥胖者等。 心肺复苏给药,用以取代心内注射途径。 经导管安置心脏临时起搏器。 患者少尿或无尿的原因是血容量不足还是肾功能衰竭。 适应症 血小板减少或其他凝血机制严重障碍者避免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以免操作中误伤动脉引起局部巨大血肿。 局部皮肤感染者应另选穿刺部位 血气胸患者避免行颈内及锁骨下静脉穿刺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者禁用经股静脉置管 禁忌症 中心静脉压的组成 右心室充盈压 静脉内血容量 静脉收缩压和张力压 静脉毛细血管压力 中心静脉压 CVP的监测是将中心静脉导管放入上下腔静 脉内,然后将导管和压力监测系统相连,后者可 将压力转换为电信号经放大显视在显视器上 CVP的监测原理 中心静脉压过高 1、补液量过多或过快 2、右心衰竭 3、血管收缩 4、心包填塞 5、急性或慢性肺动脉高血压 6、机械通气和高呼气末正压 CVP〉15~20cmH2O (1.5~2Kpa) 中心静脉压过低 1、血容量不足:失血,缺水 2、血管扩张 3、血管收缩扩张功能失常:败血症 4、病人应用吗啡或安定等镇静药等 CVP〈2.4cmH2O (0.24Kpa 补液实验 CO低,容量相对不足 低 正常 舒张血管 容量血管收缩,PVR高 正常 高 强心,舒张血管 心功能不全/容量相对过多 低 高 适当补液 血容量轻度不足 正常 低 充分补液 血容量不足 低 低 处理方法 临床意义 BP CVP 中心静脉压与血压的关系 典型的中心静脉压波形包含三个正向波: a波,c波,v波 CVP的波形 a波:心房收缩,房内压升高,形成 a波的升支,心房舒张房内压降低形 成a波降支,a波出现在心电图的p波 以后,PR间期内,通常是最大的波 a波 C波:右心室收缩时,血液向上推已关闭的三尖 瓣,使之凸向右心房,使右心房压力升高,形成 C波升支,心室射血后容积减小,房室瓣向下移 动,导至房内压力降低形成C波的降支 。出现在 心电图的QRS 波末, RST 连接处出现。 C波 V波:心房舒张期,静脉不断回流入 右心房此时三尖瓣处于关闭状态故 房内压不断的升高,形成V波升支。 心室充盈时,三尖瓣开放,房内压降 低形成V波降支。出现在心电图的T波 左右 V波 a 波较大 三尖瓣狭窄 心室顺应性降低 心房 – 心室不同步 三度心脏阻 任何其他的房室分离 a 波消失 导致P 波消失的心律失常能够引起中心静脉压波形中的a 波消失。如:心房纤颤、起搏心律、室性心律 三尖瓣返流 心房顺应性不佳 v 波较大 常于心室缺血或功能衰竭伴三尖瓣返流时出现 根据心室容量不同, 可能一过性出现 导管末端位置 回心血量 血管张力 胸腔的压力 呼吸机 影响中心静脉压的因素 知情同意 准备用物:中心静脉穿刺包(成人/儿童)、0.9%氯化钠250ml一瓶、肩垫、利多卡因、注射器消毒用物、无菌手套、贴膜、肝素帽、必要时备肝素液。 穿刺置管的术前准备 用物准备 1、颈内静脉: 2、锁骨下静脉 3、股静脉 深静脉穿刺部位选择 配合医生进行操作 密切观察心电监护 注意患者面色、神志、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置管的术中配合 在完成CV导管的穿刺置管后,将导管与穿刺点皮肤,及导管固定装置处皮肤缝合固定,在将贴膜牢固帖敷其上,以防止其偶然脱出。 1、伤口处理:密切观察伤口情况,注意局部皮肤血液 循环,伤口敷料视具体情况随时更换,预防静脉炎的发生。 2、导管护理:定时更换贴膜,注意有无渗血、渗液。注意观察固定导管的缝线是否松动、脱落、进皮点有无红肿等炎症表现 3、保持管道的通畅,不测压时将其作为输液的通道、每次输液结束后用肝素液封管,疑有阻塞时只能抽吸而不

文档评论(0)

过各自的生活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