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军行 春夜别友人 教案
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案
专题一:“风神初振”的初唐诗
编制:陆德利 夏敏 审核:房立平 2012-2-8
班级 姓名 从军行
教学目标:理解本诗的技巧和特点以及勇于报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赏析诗眼和意象及技巧。
教学难点:以少胜多的构思。
教学设想:抓住关键词,分析意象,把握诗的主旨
教学步骤:
导入:
杨炯是“初唐四杰”之一,“初唐四杰”很不满当时纤丽绮靡的诗风,他们曾在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上作过颇有成效的开拓和创新,杨炯此诗的风格就很雄浑刚健,慷慨激昂。
这首诗情调慷慨激昂,可以说是盛唐边塞诗的先声。
二、赏析全诗:
1.反复诵读,能够分别用两字词语概括各联大意。(组内自由交流、展示)
来犯,出征,围城,苦战。 最后抒怀
2.分析“烽火”这一意象。
古代边塞要地设有烽火台。边境一有军事警报,就通过烽火台传递信号,白天烧狼粪,青烟直上;晚上点燃柴火,烽火高照,看到了狼烟或烽火,便知军情紧急。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
3.赏析关键词“自” “绕”。
“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
一个“绕”字,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和冒死赴敌的勇气。
4.颔联哪些词显得典雅庄重,为什么用典雅、庄重的词语?
“牙璋”是皇帝调兵的符信,分凹凸两块,分别掌握在皇帝和主将手中。“凤阙”是皇宫的代称。这里,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
用典雅、庄重的词语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
5.作者在颈联是怎样做到“言少意多”的艺术效果的?
第三联描写了两军交锋的战斗场面。漫天大雪,纷纷飘下,军旗上画着的青龙白虎之类的图案,黯淡模糊,看不清了;北风呼啸,战鼓雷鸣,各种声响混杂在一起,回荡在边地沙场之上。这里写的只是眼中看到的雪和旗的景色,耳中听到的风和鼓角的声音,但我从这里便可以想象得到,那兵来将挡、人仰马翻、刀光闪烁、箭簇纷飞、战马嘶鸣、杀声震地的壮烈战斗声面。那么大的一个激战声面,只用了十个字,就非常生动地勾画出来,的确收到了“言少意多”的艺术效果。
6.作者是如何表现主旨的?
颔联反跌尾联:尽管风雪苦寒,战斗激烈,仍然“宁为百夫长”,为保卫祖国效力。首尾呼应,完美地表现了“从军”的主题。
春夜别友人?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陈子昂的生平。 2、概括诗歌内容,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教学重点:目标2 重点理解:诗人是如何通过空间和景色和转换表达离情别意的。教学方法:点拨与诵读教学过程:一、导入: 1.从杨炯的诗篇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很多文人都希望自己展示自己才华,可是每一个人都不容易实现自己的梦想的,如果不能实现理想,他们会有什么样的诗作来表达呢?“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作者――陈子昂。抒发的感情――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今天我们再看他另一首伤感的离别诗——《春夜别友人》
2.诗人简介:陈子昂(659-700),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少年任侠,24岁举进士,擢麟台正字,故世或称陈正字。迁右拾遗,故又称陈拾遗。屡上书言事,辞多直切,颇中世病,但罕为用。曾随武攸宜北征契丹,忤上降职。后解职回乡,为县令段简诬陷,下狱死。他的作品指斥时弊,风骨高古,有汉魏风骨,是他的诗歌理论的最好体现。
二、鉴赏诗文
1.用尽量简短的句子概括各联大意。
首联:写分手在即的撩人心绪和寂静状态。颔联:写离堂把臂伤琴瑟,别路遥迢情缠绵。颈联:写户外所见,时光无情催人离。?沉静之中见真挚情愫。
尾联:写目送友人赴古道,隐隐哀愁胸中涌。
2.文中“吐”字,“对”字用的比较精妙,试作鉴赏。
“银烛吐青烟”,着一“吐”字,使人想见离人相对无言,怅然无绪,目光只是凝视着银烛的青烟出神的神情。
“金樽对绮筵。,用一“对”字,其意是面对华筵,除却频举金樽“劝君更尽一怀酒”的意绪而外,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勉强相慰的话了。此中境界,于沉静之中更见别意的深沉。 3.诗人是如何通过空间和景色和转换表达离情别意的?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承上文写把臂送行,从室内转到户外的所见。这时候,高高的树荫遮掩了西向低沉的明月;耿耿的长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这里一个“隐”字,一个“没”字,表明时光催人离别,不为离人暂停须臾,难舍难分时刻终于到来了。结尾两句写目送友人沿着这条悠悠无尽的洛阳古道踽踽 jǔ 而去,不由兴起不知何年何月再能相聚之感。末句着一“何”字,强调后会难期,流露了离人之间的隐隐哀愁。 4.体味写作特色。 这首诗中作者没有套用长吁短叹的哀伤语句,却在沉静之中见深挚的情愫。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应不温不火。“火”则悲吟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