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复习全集概述.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复习专题 实验一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一、显微镜操作技能及相关知识总结 1. 注意事项 (1)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两眼要注视物镜与盖玻片之间的距离,到快接近时(距离约为0.5 cm)停止下降。 (2)首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然后换上高倍物镜。 (3)换上高倍物镜后,不能再转动粗准焦螺旋,而只能用细准焦螺旋来调节。 (4)观察颜色深的材料,视野应适当调亮,反之则应适当调暗;若视野中出现一半亮一半暗,则可能是反光镜的调节角度不对;若观察花生切片标本材料一半清晰一半模糊不清,则可能是花生切片厚薄不均造成的。 2.目镜与物镜的结构及其长短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 (1)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装片距离越近,如H1;反之则放大倍数越小,距装片距离越远,如H2。 (2)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反之则放大倍数越大。 3.高倍镜与低倍镜的比较 物像大小 看到细 胞数目 视野亮度 物镜与载玻 片的距离 视野范围 高倍镜 大 少 暗 近 小 低倍镜 小 多 亮 远 大 4.显微镜成像特点 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虚像,即上下、左右均是颠倒的。细胞在显微镜下的像偏右上方,实际在载玻片上是偏左下方,要将其移至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向右上方移动,即物像位于哪个方向,则应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即“同向移动”原则。但研究细胞质环流方向时,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方向和实际环流方向一致。 5.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物体的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或体积。 (2)总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6.判断污物存在的位置 (1)污物可能存在的位置是:物镜、目镜或装片。 (2)判断方法:分别移动载玻片、物镜和转动目镜,观察污物是否移动,来判断污物所处的位置。 应用指南:视野中细胞数目的相关计算。若视野中细胞成单行,则计算时只考虑长度或宽度,可根据放大倍数与视野范围成反比的规律计算。若视野中充满细胞,计算时应考虑面积的变化,可根据看到的实物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二、显微观察类实验总结 用显微镜观察的方式分为两种: 1.原色观察:即观察材料不用染色,直接用显微镜观察即可。相关实验有: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等。 2.染色观察:即观察材料要经染色剂染色后才可用显微镜观察。相关实验有: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等。 实验二 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一、实验原理 生物组织中某些有机化合物能与某些化学试剂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3.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二、实验流程图示 先根据选材预测实验结果,然后再实验验证,因此本实验属验证性实验。 1.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 结论: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加热的过程中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组织样液中有还原糖。 注:溶液颜色的变化过程为浅蓝色―→棕色―→砖红色 2.脂肪的检测和观察 方法一:花生种子匀浆+3滴苏丹Ⅲ染液→橘黄色 方法二: 3.蛋白质的检测和观察 选材与制备:鲜肝提取液或黄豆浆滤液 结论:说明组织样液中存在蛋白质 4.淀粉的检测和观察 实验注意问题 1.实验材料的选择 (1)还原糖的鉴定实验中,最理想的实验材料是含糖量较高的生物组织(或器官),而且组织的颜色较浅,易于观察。可选用苹果、梨、白色甘蓝叶、白萝卜等,但不能选用甜菜、甘蔗,因为它们所含的蔗糖是一种非还原糖;马铃薯因含淀粉较多也不能做实验材料;不能选西瓜、血液(含葡萄糖)、含还原糖的绿色叶片等做实验材料,以避免颜色的干扰。 (2)脂肪的鉴定实验中,实验材料最好选富含脂肪的花生种子。 (3)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最好选用富含蛋白质的生物组织,植物材料常用的是大豆,动物材料常用的是鸡蛋的蛋清。 2.做鉴定蛋白质的实验时,在鉴定之前,可以留出一部分样液,以便与鉴定时样液的颜色变化作对照,这样可以增强说服力。 3.蛋白质要稀释主要是防止蛋白质与双缩脲反应后黏固在试管内壁上,使反应不彻底,也不易刷洗试管。 比较项目 斐林试剂 双缩脲试剂 不 同 点 使用方法 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方可使用,且现配现用 使用时先加A液再加B液 呈色反 应条件 需水浴加热 不需加热即可反应 反应原理 还原糖中的醛基被Cu(OH)2氧化,Cu(OH)2被还原为Cu2O 具有两个以上肽键的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与Cu2+反应生成络合物 颜色 砖红色 紫色 浓度 乙液CuSO4溶液浓度为0.05 g/mL B液CuSO4溶液浓度为0.01 g/mL 相同点 都含有NaOH溶液、CuSO4溶液两种成分,且所用NaOH溶液浓度都是0.1 g/mL 【辨析比较】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比较分析

文档评论(0)

52013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