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塔里木盆地土壤结构对当地植物生长及石化能源利用的影响探究 能源紧缺一直以来都是国家建设发展和战略布局中亟需解决的大问题,迅猛增长的油气石化资源需求量促使国家加大对油气资源地区的勘探投入,相应的在这些地区展开了大量的地质方面的调查研究工作,如中国西部塔里木盆地就是这样一个国家重点关注的油气石化资源有利地区。
中亚陆内由于印度板块和欧亚大陆板块的碰撞和持续的汇聚作用强烈变形,引起昆仑山、天山等古生代造山带复活及帕米尔高原的大幅向北推移旋转,使得碰撞造山带两侧及其以北的天山一带成为欧亚大陆内部新构造运动十分强烈的地区之一(Molnar et a1.,1975 ; Tapponnier et al. , 1977 ; Avouac et al.1993; Hendrix et al., 1994; Sobel et al., 1997)。南天山、西昆仑和塔里木盆地三大构造单元在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交汇,形成了帕米尔一西昆仑山北麓和西南天山南麓逆冲褶皱带,它们控制了该地区地形地貌、河流水系分布,并对塔里木地区油气的运移、聚集、保存和地震活动有着重要影响(曲国胜等,1996; 1998;陈杰等,1997; 2001;王平在等,2002)。但是,山前构造带地质结构复杂、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研究程度低、地震资料品质差成为制约塔里木地区内油气石化资源勘探的主要因素。本论文的重点研究地区即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缘,隶属于南天山冲断褶皱带西段、西昆仑造山带西部帕米尔构造结(外帕米尔带)和塔里木盆地西北部(喀什凹陷)三个大构造单元的交汇部位,我们将重点探讨土壤结构该地区的油气石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影响及塔里木盆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一、绪论
胡杨是在极端干旱、贫瘠等条件下生长发育的一些植物种类,它们不仅具有独特的形态解剖结构和水分生理特征,表现出极强的抗旱能力,而且在其脆弱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和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胡杨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自身结构和生理特性调节水分平衡适应环境、繁衍后代,是干旱地区的代表性植物,在塔里木盆地大面积存活,研究胡杨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一般认为生理抗旱性要比解剖结构的抗旱性重要得多。
胡杨在光合特性方面,在干旱胁迫的第 1d、第 2d 增加气孔导度的同时增加蒸腾速率来增强根部吸水动力,以适应干旱条件。从第3d 开始蒸腾速率降低速度远远大于光合速率,从而提高水分利用率。光合速率在干旱胁迫期间呈单峰曲线,干旱胁迫前期,气孔因素是引起胡杨叶片光合速率的下降的主要原因;而在严重干旱胁迫下,限制胡杨叶片光合速率的主要是叶肉细胞同化能力降低等非气孔因素造成的。
胡杨具有较强的渗透调节能力,在连续土壤干旱条件下在干旱胁迫前期小分子量的有机溶剂脯氨酸、可溶性氨基酸及无机离子(K+、Na+)大量积累,到干旱胁迫后期这些物质含量都呈现下降的趋势,复水 3d 后都回落到对照的水平。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干旱胁迫前期呈下降趋势,而到了干旱胁迫后期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上升,成为胡杨主要的渗透调节物质,使胡杨幼苗渗透调节策略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胡杨最突出的生理特性是具有极强的耐脱水性,引起学者们广泛关注。Liu等(2003)通过对内蒙古沙地 104 种植物叶渗透势的研究发现,从湿地到固定沙区,植物水势依次降低,其中超旱生植物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叶渗透势可低达-6.54MPa。Jay(1982)指出,旱生植物柽柳(Tamarix chinensis)小枝的水势从清晨的-0.9MPa 降低到中午的-2.6MPa,到下午水分才得到缓解,说明柽柳能通过维持极低的水势来适应干旱环境。Busch 等(1995)用 P-V 技术研究了北美柽柳的渗透势,结果显示柽柳具有较高的细胞溶质浓度,在膨压为零和完全膨压时的渗透势远低于其他植物,具有较强的抗旱性。董学军等(1998)利用 P-V 技术研究了毛乌素沙地9 种沙生灌木的水分关系及其变异性,发现极抗旱的旱生灌木霸王(Zygophyllumxanthoxylon)和四合木(Teraenaa mongolica)具有很低零膨压点的渗透势和原初渗透势,其零膨压点的渗透势分别达到-3.26MPa 和-2.58MPa。斯琴巴特尔等(2007)利用 P-V 技术也发现,胡杨临界渗透势很低。渗透调节是植物在水分胁迫下降低渗透势、抵抗逆境胁迫的一种重要方式,它主要通过植物主动积累溶质来降低渗透势,从而降低水势,以从干旱的外界继续吸水,维持膨压等生理过程。Wang 等(2004)对我国内蒙古阿拉善地区几种旱生植物 K+和 Na+与脯氨酸在植物中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时发现,旱生植物积累大量的 K+和脯氨酸,其脯氨酸含量是中生植物的 6~16 倍,是肉质旱生植物的 1.8~25.0 倍,并且叶、茎中脯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8 单元综合评估卷(含答案及听力原文,无听力音频).doc VIP
- 常用电工仪器仪表使用方法PPT课件.pptx VIP
- 2025年广东省华医网公需课考题答案—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docx VIP
-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设计研究报告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物流园安全生产三项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度、操作规程)汇编.pdf VIP
- 2019年山东省广播电视技术能手竞赛(网络安全)答案.doc VIP
- (9月3日)铭记历史,吾辈自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初中主题班会课件.pptx VIP
- 07 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子站技术规范书(通用).doc
- 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科技湘教版2024三年级上册-湘教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贵州选拔赛砌筑项目技术文件1.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