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龙华镇.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屏山龙华镇

概述:   龙华古镇位于屏山县屏山镇南37公里处,古镇的建设布局以龙华寺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出三条主要的古街道:新街、长街以及顺河街。街道尽是青石板路,由于岁月的久远,街中一些石板上已经明显地留下了路人经年踩踏的痕迹。古镇历史悠久,是历代四川边防驻军重地,曾设平安营,并修筑城墙、炮台。镇境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丹霞洞石刻及造像,还有保存完好的传统街坊和民居。老君山·龙华镇 ? 才子之乡一愚叟 ? 川西南边陲,金沙江北畔,孔明渡泸,孟获诚服,即于彼时之安上郡,今日之屏山县。境内老君山,川南第一峰,海拔两千零八,其势可见一斑。然声明未显四海,隐身已越千年。省级风景名胜,韵味独特诱人。 原始森林,上万公顷。百年老藤上泻下卷,千年古树成片成林。眼前阴森森,足下绵软软,飞禽不时啼鸣,走兽偶尔逃窜,山猴腾跃于树梢,长虫吐信于脚边。 整个景区,分作:森林区、营盘寨、清水溪、七星包、八仙山、打鱼村、细沙溪。各具特色,无一雷同。 老君山麓龙华镇,她即神秘又古老。明清建筑,古貌岸然。房脊檐边野草绿,石板街面苔藓新;板壁木纹凸,石级中段凹;庙宇森森占要地,寨门严严跨街中。古朴典雅,毫无创新,不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其风景之优美,古迹之丰富,主人之好客,无不是旅游观光、避暑疗养之绝佳所在——八仙山朝佛,细沙溪访古,老君山探秘,打鱼村垂钓,燕子洞涉险,鬼门关猎奇,近在咫尺,任君选择。 地理位置:龙华古镇位于川南宜宾市屏山县境内,距离宜宾市约120公里,距离北面的乐山140公里。   龙华古镇始建于宋,明清时期已形成古镇现存规模,此地历为川边驻兵重镇。明末清初设守备,雍正九年改守备为平安营都司,统屏山、马边、沐川、雷波等地驻军 ,咸丰元年(1851)年筑城堡,其后咸丰九年,几任都司曾加以修葺。都司衙门的雄美石狮现移凉桥桥头供人欣赏。喷龙华古镇三面环水,一面是山。三条古街道石板铺就,顺山势蜿蜒,街两边一千余间街房基本上保留了明清商肆民居特点,均为木结构排列,楼房也多为平房或一楼一底木楼房,顺河街至下寨门一带,为仅三、四米宽的多台石级路,两边店铺林立,鳞次栉比,每至逢场日,穿行人流中,使人联想到《清明上河图》。   建于明嘉庆二十五年(1545 年)的龙华寺,规模宏大,占地约4000平方米;紧挨着的是禹王宫。出下寨门,便于安澜清洪桥,人称凉桥。凉桥原系木板铺就,桥上筑瓦屋形成长廊。桥下流水晔晔,水清见底,两岸除为人们消夏避暑地之外,还是山乡妇女浣纱濯衣处。龙华古镇民居群真实记录了明清时期传统建筑风貌、优秀的建筑材料和艺术、传统民风民俗和原始空间形态,具有很高的研究和利用价值。漫步在古桥、古街、古巷、古风享受着古镇独特又浓郁情怀。一座颇具特色的风雨桥———龙华凉桥如长虹卧波,横跨在小龙溪上。步上凉桥,但见大小龙溪两岸古榕成排,枝叶垂溪,流水淙淙,鸭群戏水,石墩成阵,槌衣声声。岸上民居错落有致,炊烟袅袅……好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市井风情画。 ??? ?四川古镇的斗拱飞檐,雕梁画栋,遍植于屋前屋后的竹林,山环水绕的空灵,还有庙会、舞狮、舞龙、坝坝筵、九斗碗等多姿多彩的民俗交相辉映,这一切都融合在四川的青山绿水之中,点缀着苍茫的巴蜀大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四川古镇讲述着四川的沧桑和变迁,因为历史的烟云已经深深地印在了古镇的建筑和石板路上。 龙华立佛冠全球   龙华古镇最奇特的是,在八仙山上有一尊现今世界上位居第一的立佛———八仙山大佛。   八仙山海拨850米,相对高度420米,山有八峰,有如八个罗汉排成一排,盘膝打坐,故而叫“八仙山”。立佛凿于主峰紫红色崖壁上,据省内考古专家考证,该大佛建于明末,距今已有400余年,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新近建成宽约2米的登山石梯1716级,直达山顶丹霞洞前,隔沟与大佛相望。   八仙山大佛高32米,《中国大百科全书》列入的世界十大佛像,八仙山大佛榜上有名。这十大佛像或坐或卧,八仙山大佛头盘螺髻,身着袈裟,端庄肃穆,左手当胸,右手下垂,手心向外,为深浮雕接引立佛像。2001年3月,阿富汗巴米扬两尊高53米和35米的站立佛像被塔利班的炮火无情摧毁后,八仙山大佛便成为世界第一立佛。遗憾的是,当年大佛只凿至膝部,若凿至脚,至少可增加10米。当地民众说,这佛脚刻不得,若刻出脚来,大佛就要洗脚,每年夏天,大小龙溪就要涨洪水,岂不有悖我佛慈悲?   该石佛依山崖石壁雕凿而成,背南面北,站立式,高32米,肩宽10米,头长8米,耳长3.2米,发式为螺髻,着通肩大衫,袒胸束腰,神情肃穆而慈祥。八仙山大佛的身世目前尚无知晓,但关于它的一个传说,却在屏山大地广为流传。传说在唐代时期佛教盛兴,一对以雕刻佛像出名的师兄弟受命选山凿佛。师兄选中了乐山江边一山体,而师弟则选中了八仙山。师弟年少英俊,为山中狐狸精所窥,日日前来相戏,日久生情。后来,师

文档评论(0)

sb9185s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