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五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2、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 共产党是政权的领导核心,在意识形态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成就与贡献 (3) 平稳地实现了向现代化国家的过渡 2、社会主义的巨大贡献 (1)开创新的时代 (2)解放生产力 (3)创立新型社会制度 (4)对世界政治的重要影响 (5)社会主义是制止战争、维护和平的伟大力量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2)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斯大林任苏共总书记后,开始在苏联推进工业现代化和农业集体化,并与1927年终止执行新经济政策,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模式,政治权力进一步集中到个人手中。 3、苏联模式的扩展与问题 战后,欧亚社会主义各国基本上照抄照搬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仿照苏联体制建立起高度集权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 根据苏联经验建立起来的政治经济体制,可以在短期内集中全国有限的物力、财力和人力,达到特定的目标。 苏东社会主义体制的弊端 (1)在经济领域,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失调,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低,官僚主义严重,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不少国家在经历了一段较快的经济增长期以后,或多或少地出现发展停滞的现象,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 (2)在政治和社会生活领域,官僚主义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特权和个人专权问题严重地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引起群众的不满和抗议。 1、第一次浪潮是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 (1)苏联:赫鲁晓夫——揭露和批判了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和肃反扩大化错误,对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了一些局部性的改革。 (2)东欧——进行调整与改革。如波兰、匈牙利两国,在基本保持原体制的前提下,开始提出计划与市场的结合问题,同时注意扩大企业自主权和吸纳工人参与企业管理。 材料: “1956年2月14日,苏共二十大在莫斯科召开。会议闭幕的当天深夜,赫鲁晓夫作了题为《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 在秘密报告中,赫鲁晓夫将斯大林的错误无限扩大化,开展了对斯大林的尖锐批判。 赫鲁晓夫在1961年召开的苏共二十二大上再次掀起批判斯大林的高潮。大会决定将斯大林的遗体迁出列宁墓。全苏各地都出现了拆毁斯大林的纪念碑和纪念像的不正常情况。 ?在赫鲁晓夫执政的11年中,大反斯大林导致否定斯大林时期党和国家的历史,导致否定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原则,这就必然带来了一系列严重后果。 ?苏共党内一批不熟悉党的革命传统、对社会主义缺乏坚定信念的青年人,正是在苏共二十大和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的思想影响下开始成长起来。他们后来被称作“二十大的产儿”。正是这其中的一些人,成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瓦解苏共、埋葬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骨干。” ——李慎明 《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解说词 2、第二次浪潮是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 (2)捷克斯洛伐克-------1968年“布拉格之春”。捷克斯洛伐克党制定了行动纲领,系统而深刻地阐明了改革方针,提出建立一种十分民主的、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新模式。1968年8月20日,苏联领导华约五国(苏、波、匈、保、东德)悍然侵入捷克斯洛伐克,迫使其放弃了改革。 (3)苏联-------全面推行新经济体制。 中心内容是引进经济方法管理经济,加强物质刺激,完善计划管理方法。改革是在坚持中央集中统一的计划体制前提下进行的,到1975年就停止了。在这一时期,苏联过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不仅未得到任何改革,个人专断、干部特权等弊端反而更加突出。 3、第三次浪潮是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 这一时期改革无论从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超过以往。 中国---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探索。 苏联---戈尔巴乔夫开始了全方位的改革。 苏联的全面改革,为东欧国家深入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1、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 戈尔巴乔夫执政的六年是苏联改革、演变、解体的六年。 1987年10月,戈尔巴乔夫出版了《改革与新思维》,这是他放弃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背离社会主义方向的开始。 1991年“8·19”事件后,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的职务,要苏共中央自行解散,并下令剥夺苏共财产。自此苏联共产党不复存在。 (2)东欧剧变 东欧国家的改革也步入歧途。从1989年6月波兰大选开始,东欧出现了雪崩式的“多米诺效应”。仅1989年一年,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的政局都相继发生了剧变。1990年又波及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 材料: 苏联共产党在拥有20万多名党员的时候,领导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在拥有35万多名党员的时候,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并执掌了全国政权; 在拥有5

文档评论(0)

ddf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