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古诗两首.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3、古诗两首.doc

3、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9月12日 ) 总课时数(10) 周五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掌握多音字“磨”。 3、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投影片、收集有关刘禹锡的生平资料或名篇佳句等。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1、说说对刘禹锡的了解:刘禹锡,唐代诗人,洛阳人,其诗通俗、清新、有民歌特色。 2、揭题,介绍洞庭湖:位于湖北省北部,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有八百里洞庭之称,湖中有君山,名胜很多。 3、结合资料谈谈、交流收集的名言佳句。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学,要求: (1)借助课文注音把古诗读正确,查字典了解“磨”的两个读音的用法。 (2)查字典或结合诗句尝试理解词语:相、和、磨、遥望。 (3)读通课文,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 3、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词。 (2)多音字组词。 (3)指名读古诗。 (4)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四、精读指导 1、引导理解诗句(有重点) 相:相互。 和:和谐、协调。 镜:铜镜,本课喻洞庭湖面。 磨:磨拭,即擦。 遥望:远望。 理解诗句的意思:秋天的夜晚,洞庭湖水清澈透明,天空的月亮银光闪闪,湖水和月亮交相辉映,显得那么宁静、和谐,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就像没有被磨拭的铜镜一样。远远望去,那在月光辉映下的洞庭湖就像一个白银做成的盘子,而那湖中青翠的君山则像放在银盘里的一个小巧玲珑的青螺。 自由说 指名说 2、思考讨论 (1)诗歌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 (2)课文中的“镜”、“白银盘”、“青螺”分别指什么?为什么这样比? 3、想象诗的意境: (1)看图读课文 (2)教师描述:一个秋天的深夜,诗人行经洞庭湖。他被奇妙的美景迷住了。洞庭湖里的水清清的、绿绿的,河面平静得像镜子一样,天空中一轮明月洒下一片银光。月光倒映在水中,湖水闪烁着银色,这是多美的一幅“秋月照镜图”!更妙的是,远望那洞庭的山和水,在这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融为一体,多么像那银盘里放着一个小小的青螺呀,这简直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4、指导朗读、背诵。 (1)指导停顿和重音。 (2)范读 练读 指名读 五、指导写字 螺: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左边的“虫”不能写得太下,右边的“累”起笔与“虫”一样高,写紧凑些。 板书设计: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9月15日 ) 总课时数(11) 周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 3、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 教学准备: 投影片、收集有关刘禹锡的生平资料或名篇佳句等。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1、谁能谈谈李白和他的诗? 2、师述: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居士,幼时随父迁居四川清莲乡,25岁离蜀,长期在各地漫游,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人称诗仙有斗酒诗百篇之称。 3、说说你学过李白得哪些诗。 4、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他青年时期写的一首《峨眉山月歌》。板书课题。 5、 指名交流收集的名言佳句。 二、初读课文 1、提自学要求 (1)借助课文注音把古诗读正确。 (2)把生字词画出来多读几遍,尝试理解词义、句意。 2、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词 (2)指名读古诗 三、介绍几处地名,学生自学古诗,讨论交流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四、疏通诗句 1、理解“半轮”(看图):我们平常都说一轮明月,这里为何说是“半轮“? 影:指月影 秋:为了押韵而倒置句末,形容秋天月色之美。 句意: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随着我顺流而下。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想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州驶去了。 2、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3、想象诗的意境:观察图上清幽的峨眉山上挂着弯弯的月亮,给你什么感觉?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他会怎么想,他的表情会是什么样。 4、看图读课文 5、教师描述: 一个深秋的夜晚,年轻的诗人告别了与他朝夕相处的友人,登上了去三峡的帆船,当小船行至平羌江时,诗人抬头看到了峨眉山顶那明晃晃的月亮,低头一看,那月影倒映在水中正跟随他前行呢!唉,诗人低下头,心中一片惆怅,月影能够伴随我,而我的友人却留在了清溪,想见也见不着了。可是这有什么办法呢? 指导朗读,读出思念之情,语调低缓:范读 指名读 指导背诵 五、指导写字 1、讲解字形。 潭:

文档评论(0)

dingyx01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30140202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