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硫回收技术一、酸性气的来源及性质本装置原料为来自上游酸性气脱除及酸性水汽提装置的酸性气,酸性气组成如下:1 .原料规格及供应本装置原料为来自上游酸性气脱除及酸性水汽提装置的酸性气,酸性气组成如下:项目酸性气脱除装置碎煤部分酸性气脱除装置粉煤部分酸性水汽提装置温度,℃292947.7压力,Mpa g0.110.110.45进料组成,mol%H20.710.76N20.060.04CO0.520.02CO263.8973.3677.53H2S26.1825.2819.60H2O1.99COS0.04CH3OH0.150.09Ar烃9.720.06总计1001001002. 辅助材料规格及供应催化剂暂按下列考虑:a)制硫催化剂型号LS-300LS-981外观白色φ4~φ6小球淡黄色φ4±0.5×5~20条形比表面(m2/g)≥300≥180磨损率(%)≤0.5≤1.0压碎强度(N/颗)>140≥200堆积密度(kg/1)0.65~0.800.90~1.00b)尾气加氢催化剂型号LSH-02(低温加氢催化剂)外观灰绿色φ3×5~10三叶草条氧化钴含量w%≥1.8±0.2三氧化钼含量w%≥12±0.5比表面(m2/g)≥200孔容(ml/g)≥0.35抗碎压力(N/cm)≥150堆积密度(kg/l)0.75±0.05二、硫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应用本装置主要产品为工业硫磺。 硫磺是一种浅黄色晶体,分子式S,分子量32.06,不溶于水,易溶于二硫化碳,溶点112℃,沸点444℃,自燃点248℃~260℃,在空气中液体硫接触明火即可燃烧,密度1.92g/cm3~2.07g/cm3 。硫磺在加热冷却时发生如下现象: 112.8℃ 250℃ 300℃黄色固体———→黄色流动液体———→暗棕色粘稠液体———→暗棕色易流动液体——444.6℃ 650℃ 900℃—→橙黄色气体———→草黄色气体———→无色气体液体硫磺具有独特的粘温特性。粘度下降,流动性好;160℃~190℃由于S8环链开始破裂,成为链状的S8分子,粘度升高,流动性变差;190℃以上链平均长度缩短,粘度又变小;250℃以上时,长链的硫分子断裂,粘度急剧减小。硫分子中的硫原子数目,随温度不同而有所不同,主要存在有S2、S6、S8三种分子状态。当加热硫磺时存在如下平衡:3S8—→4S6—→12S2随温度升高,平衡往右移动。熔点以下硫分子为S8,温度在熔点与沸点之间时,S6、S8共存。随温度升高S8逐渐减少而S6逐渐增多。沸点时S2开始出现,700℃时S8为零,700℃时S2最多而S6为零。固体硫有α(正交)、β及γ(单斜)三种同素异形体,此外还有聚合型(无定形)的。α、β及γ硫是环状的S8分子,聚合型硫是环状和链状分子聚合而成的,S8分子的结构如同图1所示:S8分子结构三、硫磺回收工艺原理及流程1.装置简要说明本装置采用克劳斯制硫法回收硫磺,然后进行尾气灼烧,达到化害为利,消除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装置尾气采用120m烟囱高空排放。2.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酸性气:指含H2S、CO2等气体。这些气体的湿气体呈酸性。过程气:指酸性气燃烧后产生的气体,以示与尾气相区别。尾气:指排出制硫装置的气体。克劳斯反应:H2S与SO2生成硫的反应。其特点:参与反应的H2S与SO2摩尔比为2:1。气风比:风量与酸性气量之比,即:实际配风量(Nm3/h)气风比=———————————酸性气量(Nm3/h)3.工艺原理英国的化学家claus发明,现在使用的都是改良克劳斯法。空气与酸性气体在炉内燃烧,反应十分复杂,其中主要反应及主要副反应如下:酸性气燃烧炉内的反应:主要反应:H2S +3/2 O2→SO2 + H2O (1)H2S +1/2O2→H2O + 1/2S2(2)副反应:H2S+CO2→COS+ H2O (7)H2S+1/2CO2→1/2CS2+ H2O (8) (15)上述反应大多数为放热反应,因此,燃烧炉内的温度较高,一般在1000℃以上,有的高达1350℃。催化转化器中重要的副反应是CS2和COS的水解反应,该反应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因此,第一反应器温度控制较高,主要是考虑到CS2和COS的水解反应。第二或第三反应器温度控制较低,主要是为了更有利于反应的进行,从而提高转化率。反应器内的反应: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06-2020 年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基本情况统计.pdf VIP
- 英国药典.PDF VIP
- 第4章 光机系统结构设计04.pdf VIP
- 2025年广西电网公司广西送变电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第二批社会招聘5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桉树种植施工方案模板.docx VIP
- 生物工程生物技术专英语翻译(一).doc VIP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中学高二(上)期中数学试卷(A卷)(含答案).pdf VIP
- 《逻辑学》(第二版) 第11章 - 逻辑基本规律思维的.pptx VIP
- 测绘地理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和管理制度.docx VIP
- 第4章 光机系统结构设计05.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