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热力学-绪论-0.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程热力学-绪论-0

工程热力学课程的教学目标 本课程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设置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课程讲授和实践,以期达到如下目标:1、掌握能源转换、利用,特别是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的原理、途径及提高转换效率的方法; 2、明白热能利用的广泛性和特殊性;掌握工程热力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了解本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程乃至专业培养目标的关系;3、培养学生科学地抽象、简化、分析的能力,解决工程上热能利用的一般问题。学习本课程的意义人类面临的问题:粮食、环境、和平能源21世纪的要求学习本课程的意义学科交叉发展与国际接轨:国际上工科院校热工类课程所占学分很高!阴魂不散的永动机:本课程将告诉你们永动机为什么不存在!“课程难与不难?”课程特点—概念活研究对象—气体(远较刚体复杂)难课程内容比较多使用的数学工具不难物理基础上课认真听讲并思考 自己完成作业 利用网络资源教学内容与要求1.基本概念(2学时);2.过程和能量守恒原理-热力学第一定律(4学时);3.气体和蒸气的性质、基本热力过程(5学时);4.过程方向条件及限度-热力学第二定律(6学时);5.实际气体性质及热力学一般关系式(2学时);6.气体和蒸汽的流动(3学时);7.压气机的热力过程、气体动力循环、蒸汽动力循环装置(4学时);8.制冷循环、湿空气、化学热力学基础(4学时);1~15周上课,16周参观推进实验室、复习考试。 考核方式成绩按照下面的比例确定:30% 平时作业和上课参与程度70% 期末考试参考书目主要参考教材工程热力学(第四版), 童钧耕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其他参考书目工程热力学(第三版), 曾丹苓等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工程热力学总复习—理论概要和习题, 童钧耕等编, 上海交大出版社, 2001 ;工程热力学学习辅导与习题解答,童钧耕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Thermodynamics-An Engineering Approach, YUNUS A. CENGEL MICHAEL A. BOLES McGraw-Hill Publishing Company ;Thermodynamics 6th. Edition, KENNETH WARK DONALA E. RICHARDS, McGraw-Hill Publishing Company, 1999.参考书目返回绪 论Introduction0-1 热能及其利用0-2 热力学发展简史 0-3 工程热力学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0-1 热能及其利用自然界的能源及其利用《大英百科全书》对能源的解释为“能源是一个包括所有燃料、流水、阳光和风的术语,人类采用适当的转换手段,给人类自己提供所需的能量”。 在现代汉语辞典中,对能源的注解是“能产生能量的物质,如燃料、水力、风力等”。 凡是能直接或者经过转换而获取某种能量的自然资源统称为能源。一、能源及其分类 能源可以根据来源、形态、使用程度和技术、污染程度以及性质等进行分类。 按地球上的能量来源分:来自地球外天体的能源直接获得:宇宙射线、太阳能间接获得:水力能、风能、波浪能、生物质能、海洋温差能、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地球本身蕴藏的能源核能(核燃料)、地热能(温泉、岩浆等)地球与其它天体(月球等)相互作用的能源海洋的潮汐能按能源存在形态分:一次能源 —可直接利用、未改变形态的自然界现存的能源 可再生能源:风能、水能、地热能、太阳能等 非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核燃料等二次能源 —一次能源直接或间接转换而来的能源 电、高温蒸汽、焦炭、煤气、氢、汽油等。按使用程度和技术分:常规能源: 开发利用时间长、技术成熟、大量生产并广泛使用,如煤炭、石油、天然气、薪柴燃料、水能等新能源: 开发利用较少或正在研究开发之中,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核能按对环境的污染情况分:清洁能源 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的能源,如太阳能、水能、海洋能、风能、氢能等;非清洁能源 对环境污染较大的能源,如煤、石油等。按能源本身性质分:含能体能源 集中储存于物质本身的能量 如石油、煤、天然气、地热、氢等过程性能源 通过物质运动过程而产生的能量,其无法直接储存并随过程结束而消失。 如水能、风能、潮汐能、电能等。二、能源利用与社会历史发展 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也就是人类认识和征服自然的历史。(1)火的发现和利用(2)畜力、风力、水力等自然动力的利用(3)化石燃料的开发和热的利用(4)电的发现及开发利用(5)原子核能的发现及开发利用三、能源与经济、日常生活 能源是发展社会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在经济正常发展的情况下,能源消耗总量和能源消耗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和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增长率成正比例关系。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能源消耗

文档评论(0)

有一二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