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深层密实法_强夯法
【例题3】对于以软粘土为主,且含有少量杂填土、素填土等的软弱地基,采用强夯置换法进行地基处理,加固后的地基承载力按(????? )考虑。 A、所形成的强夯置换墩与墩间土共同形成复合地基; B、挤密后的墩间土承载力; C、形成的强夯置换墩的承载力,不考虑墩间土承载力; D、置换墩与墩间土承载力各算一半; 答案: C 【例题4】某工程采用强夯法处理,从现场夯点试夯得到的情况如下表示: 在以上各个方案中,可选用的方案为(???? )。 A、甲方案;B、乙方案;C、丙方案;D、丁方案; 答案: A 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强夯的规定值。 【例题5】采用强夯法施工时,两遍夯击之间的时间间隔取决于(????? )。 A、施工设备是否正常运转; B、施工单位的施工进度安排; C、人的因素; D、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 答案: D 【例题6】强夯时,地下水位应低于坑底面以下多少?。 (A)1.0m (B)1.5m (C)2.0m (D)2.5m (E)3.0m 【正确答案】 C 【例题7】某工程采用强夯法进行地基处理,设计加固深度为4.2m;已知基础底面尺寸为:20m×15m,试问:强夯处理范围的面积为(??? )。 A、300m2;B、465m2;C、527m2;D、546m2; ? 答案: D 【例题8】对饱和土强夯时, 夯坑形成的主要原因为: (A) 土的触变性 (B)土中含有少量气泡的水 (C)土中产生裂缝 (D)局部液化 【正确答案】 B 【例题9】强夯法加固粘性土的机理为:_____; 加固非粘性土的机理为:_____ (A)动力密实 (B)动力固结 (C)动力置换 (D)静力固结 【正确答案】 (B C) ; (A) 【例题10】强夯法加固哪些土是基于动力密实机理? 加固哪些土是基于动力固结理论? (A)多孔隙非饱和土 (B)粗颗粒非饱和土 (C)细颗粒非饱和土 (D)细颗粒饱和土 【正确答案】 (A B);(D) 第四讲结束 右图中有四条曲线、三个阶段: (1)四条曲线:①夯击能量曲线;②体积变化曲线;③ 局部土体的液化度;④地基承载力曲线; (2)三个阶段:⑤加载~液化阶段;⑥卸载与孔隙水压力消散固结阶段;⑦土的触度恢复阶段。 图3-2-4 单次夯击过程中土的强度增长过程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2) 因夯击而产生局部液化 随夯击之后土体的压缩,土体中孔隙水压力(超静水压力) 迅速升高,并很快达到覆盖压力(包括粘性土的粘聚力) 相等的能量级别。 于是这部分土体立即产生液化(图3-2-4中的⑤对应时段) ,该部分土体强度亦下降到最小值(当液化度为100%时,土体处于临界液化状态,该能量称为“饱和能”,此时段吸附水转化为自由水,土的强度最低)。 3) 渗透性变化促进孔隙水排出(?固结、密实) 在强大的夯击能作用下,地基土体中产生的冲击波和动应力会使超孔隙水压力大于颗粒间的侧面压力,便颗粒间出现裂隙,形成排水通道,再加上液化时土体渗透能力的陡然增强,促进孔隙水顺利逸出。 于是超静水压力迅速消散,从而起到了加速排水固结的效用。 4) 触变(?)的恢复 随孔隙水压力的消散,土的抗剪强度和变形模量又大幅度地增长,土体颗粒间接触更紧密,所以附水层又逐步固定(原因:自由水重新被颗粒所吸附而成为吸着水) 。通常触变恢复持续数周~数月,此时的平均强度会增加30%,模量值会增加30~80%,这种触变恢复被称为强夯施工的时间效应(图)。 地基抗剪强度增长与时间的关系 地基承载力的提高与夯击数有密切关系。若夯击一遍压密过小,土结构破坏丧失的强度大,触变恢复增加的强度小,则夯击后的承载力反而减少。 ?夯击数多?能量大?土体体积变化大?土体模量?,?土体强度?(图3-2-5)。 但是若二遍夯击,土进一步压密,则触变恢复增加的强度大,依次增加遍数可以获得预想的加固效果。 图3-2-5 夯击三遍的土体强度变化图 ① 夯击能与时间的关系,② 体积变化与时间的关系,③ 孔隙水压力与完全液化压力之比随时间的变化,④ 极限压力与时间的关系,⑤ 液化及强度丧失过程,⑥ 孔隙水压消散及强度增长过程,⑦ 触变的恢复过程 5、夯击能量的传递机理 空间半无限体表面上一点的竖向夯击引起的振动,在土体中以波的形式传播。这种携带了绝大部分夯击的波又可分为压缩波(P波)和剪切波(S波)及瑞利波(R波),其中P波和S波为体波,R波为面波(仅在表面行传)。三种波场的作用特征如下: ① P波占波动总能量的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际压力性损伤-溃疡预防和治疗临床指南(2025年版)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2025年新版安全监护考试题目及答案.pdf VIP
- 敏捷火车,打造组织规模化敏捷协同能力 - 2023 QECon全球软件质量效能大会.pdf VIP
- 《医学细胞生物学精品课件》细胞分化.ppt VIP
-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设计学校田径运动会比赛场地数学综合与实践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docx VIP
- 华为公司渠道政策课件.ppt VIP
- 光伏合作框架协议范本与光盘制作合同6篇.docx VIP
- 2025年全国通信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考试(通信专业综合能力初级)强化训练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10G409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docx VIP
- 筏板基础工程监理实施细则.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