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洲.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洲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 封连四州 柳宗元 公元八○五年,唐李诵(顺宗)即位,改元永贞,重用王叔文、柳宗元等革新派人物,但由于保守势力的反扑,仅五个月, “永贞革新”就遭到残酷镇压。王叔文被贬斥而死,革新派的主要成员柳宗元、刘禹锡等八人分别谪降为远州司马。直到唐宪宗元和十年年初,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等五人才奉诏进京。但当他们赶到长安时,朝廷又改变主意,竟把他们分别贬到更荒远的柳州、漳州、汀州、封州和连州为刺史。这首七律,就是柳宗元初到柳州之时写的。 这首诗是作者被贬柳州时为一同遭贬的四位友人而写的。柳宗元到了柳州任职以后,心情郁闷,在夏季六月的某一天,登上柳州城楼,于是感物起兴,触景生情。朝廷的昏庸,友人的疏离,愁情思绪油然而生,于是挥笔疾书,写下了这首七言律诗,分别寄送给刘禹锡等四位友人。诗中既表现出他们相同的际遇和真挚的友谊,也蕴含着他们天各一方、难以抑制的痛苦的情怀,这种情怀是由特定环境下的政治斗争所引发、形成的。 。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从城上高楼远眺空旷的荒野, 如茫茫海天般的愁思涌了出来。 急风胡乱地掀动水中的荷花, 密雨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 山上的树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 江流曲折就像九转的回肠。 我们一起来到百越这个少数民族地区, 虽然处于一地音书却阻滞难通。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作者长途跋涉,孤身一人来到柳州。荒远闭塞,没有旧日交好,只有苍茫的荒野,愈是在壮阔的、苍茫,愈加会感到自己的渺小和孤独,满腔孤愤油然而生,溢满了整个心胸。 这里的“茫茫”既是说海天茫茫,又是说愁思茫茫,既是现实的自然空间,也是诗人愁思浩渺的心灵空间。   双关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写夏天的风雨景象。 写狂风吹打荷花,此为水中景象。娇美的荷花被吹打得在水上东倒西歪,飘摇动荡。 暴雨打薜荔,此为陆上景象。薜荔突遭密集的雨点猛烈斜打,备受摧残。 表面上是写夏季的急风暴雨景象,但言在此而意在彼,实际上是暗喻朝廷保守势力对革新派的打击和迫害。 在这里,芙蓉与薜荔,正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远景,写山水景象。 把目光远投,只见山岭绵绵,林树重重,遮住了诗人远望的视线,那曲曲折折的柳江,恰似作者的曲结的愁肠。对政治的抱负难以实现,对友人的思念无限,但被重重山岭阻断,满腹愁思无形,但却似山岭林树重重叠叠,就如柳江江水滔滔不绝,又百转千回。暗喻惆怅和愤慨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一同被贬谪于大荒之地,已经够痛心了,还音信阻隔,竟不能相互慰藉。这茫茫愁思,真不知如何排遣了。 “共来”一句,既与首句中的“大荒”照应,又统摄题中的“柳州”与“漳、汀、封、连四州”。 “滞”:不仅是柳宗元当时的处境,而且也是他最终的命运,最后他客死于柳州任上,不仅是全诗的愁思的凝结点,也是他一生命运悲惨的终结点。 《登柳州城》,是一首以慷慨悲健的律诗。是作者被贬后怀念友人之作,抒写了共同的政治抱负和共同的政治命运而形成的友情。更有怀念与自己命运相同的几位友人的深情,流露的是对压制势力的愤懑。 诗歌将壮阔的景色与沉郁的感情交织在一处,暗示保守势力对革新派的打击迫害。 *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和散文家,与韩愈,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被称为唐宋八大家。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汉族。代宗大历八年出生于京都长安(今陕西西安)。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刘禹锡与之并称“刘柳”。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与之并称“王孟韦柳”。世称柳河东或柳柳州。 *

文档评论(0)

2232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