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107.中国电影资料馆外国电影史考研参考解析.
2017.中国电影资料馆外国电影史考研参考解析.
大家好,我是才思的一名学员;现以顺利考上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以下是我在才思的学习过程中学习的关于瑞典电影一些参考书内容整理和归纳的笔记;希望能给同学们带来更多的帮助和收获。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招生目录及参考书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 :戏剧与影视学(130300) ) 研究方向: 01、电影理论与美学 02、中国电影史 03、当代中国电影 04、外国电影研究 05、电影档案 06、影视创作及理论 07、电影产业 招生人数:20 人。 考试科目 初试: 1、思想政治理论 2、外国语(英、俄、日任选一种) 3、文艺理论(含电影理论) 4、中外电影史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招生参考书目 文艺理论: 1、文学理论教程 童庆炳 高等教育出版社 2、艺术概论 王宏建 文化艺术出版社 3、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 史 (上、下) 张少康、刘三富 北京大学出版社 4、西方文论史 马新国 高等教育出版社 电影理论: 1、电影作为艺术 爱因汉姆(德) 中国电影出版社 2、电影的本性 ——物质 现实的复原 克拉考尔(德) 中国电影出版社 3、电影是什么 安德烈·巴赞(法) 中国电影出版社 4、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 大卫·波德维尔(美) 世界图书出版社 5、外国电影理论文选 李恒基、杨远婴编 上海文艺出版社 6、电影理论史评 尼克·布朗(美) 中国电影出版社 7、电影艺术词典 中国电影出版社 8、当代电影(期刊)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中国传媒大学 9、电影艺术(期刊) 中国电影家协会 10、世界电影(期刊) 中国电影家协会 中外电影史: 1、中国电影发展史(上、下) 程季华 中国电影出版社 2、中国电影简史 陆弘石、舒晓鸣 文化艺术出版社 3、中国电影艺术史教程 舒晓鸣 中国电影出版社 4、世界电影史 乔治·萨杜尔(法) 中国电影出版社 5、世界电影史(第三卷,上、下) 乌·格雷戈尔(德) 中国电影出版社 6、西方电影史概论 邵牧君 中国电影出版社 7、外国电影史 郑亚玲、胡滨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影片分析: 1、认识电影 路易斯·贾内梯(美) 中国电影出版社 2、荣誉 ----北京电影学院 影片分析课教材 苏牧 中国电影出版社 3、当代欧美名片评析 胡克、李一鸣、李迅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4、中国电影美学1999 胡克等编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瑞典电影整理
瑞典独特的地域环境和浓厚的宗教氛围形成瑞典艺术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展示大自然与人的关系、探讨宗教对人的影响以及情与理的交融是其鲜明的特点。
瑞典古典电影学派
一战后,百代衰落,好莱坞尚未完全取代百代之时,瑞典电影得以发展。
维克多-斯约斯特洛姆(1879-1960):“瑞典电影之父”,《赛尔日-维根》1917、《鬼车魅影》1920、1957《野草莓》男主角
莫里兹-斯蒂勒(1883-1928):多改编北欧文学作品,善于利用外景和自然景观,使其成为叙事的积极因素。《阿尔纳的宝藏》1919、《戈斯塔-柏林的故事》1924
30年代,瑞典电影产量下降,质量平庸,原因:
1、美国好莱坞釜底抽薪,重金聘走了瑞典主要创作人员,如葛丽泰嘉宝
2、有声电影问世后,瑞典语的使用和流通范围极狭窄,本国市场极有限,许多电影只能依靠字幕或配音,这与其他国家相比,处于极不利的境地。
第二节 现代主义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
二战后,瑞典出现了被称为“40年代学派”的创作运动。40年代学派是流行于瑞典青年一代文艺创造中的一种美学思想流派,反映了知识分子对战争、战后欧洲局势和资本主义社会感到失望的情绪。代表人物是阿尔夫-斯约堡(1903-1980)和伯格曼。斯约堡作品:《折磨》1944、《朱丽小姐》1951
一、银幕哲学家——隐秘深邃的精神世界的发掘者
概况:
1、伯格曼在世界电影艺术史上占有一个非常重要而独特的位置。
2、他是一位多产的剧作家和电影与戏剧导演,拍摄了五六十部影片,执导了七八十部舞台剧。
3、五六十年代,他的许多影片连连在各大国际电影节获奖,成为世界电影史上罕见的现象。
4、他开辟了现代主义哲理电影的先河,他最早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运用了意识流等复杂的电影语言手段去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哲理思考,比法国新浪潮和意大利费里尼等人都要早出几年。
他试图改造电影,把电影从世俗的娱乐形式改造为高度个人化的艺术形式。
6、他的影片始终贯穿着对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在各种困境中寻求解脱的心路历程的探索,力图开拓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