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地理学第六章(人口与移民)资料.ppt

中国历史地理学第六章(人口与移民)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历史地理学 历史人文地理篇 第六章  历史时期人口与移民 二OO七年十一月        导学:   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变迁,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结果。在古代,自然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口的数量、分布和迁徙,反之,人口条件又积极地影响着自然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在以农为本的中国,一定数量的劳动力是发展农业的必要条件,直接关系到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我国历史地理变迁中,人口地理的变迁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也反映出人口迁徙和移民文化的影响。        导学: 理解: 一、历史时期中国人口的发展与分布; 二、历史时期中国人口发展变化原因; 三、历史时期中国人口发展的特点。 重点掌握: 一、历史上中国北方人民南迁的三次高潮及其影响; 二、明清时期中国人口迁徙的三种表现。     本章结构安排: 第一节 先秦至两汉时期的人口布局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的人口分布与迁徙 第三节 唐宋元时期的人口分布与迁徙 第四节 明清民国时期的人口与移民 第一节 先秦至两汉时期的人口布局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口调查的国家之一。《国语·周语》记载,周宣王四十年(公元前788)料民于太原。可知西周末年就有过人口调查的工作。秦末刘邦进入关中,萧何首先收集秦朝的户籍地图,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说明秦帝国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户口统计簿籍了。可惜秦代以前的人口资料没有保存下来。 原始社会遗址图     一、先秦至两汉人口的增长   夏商周三代是我国人口最稀少的时期,人口增减不明显,大致保持在1300万人左右(人口资料的记载存疑)    估计在战国的范围内生活着约2000万以上的人口 (据各国兵力和战争规模约计)   秦帝国人口总数大致在2000万或稍多些 (战争的损耗以及滥用民力的影响)   西汉初期的全国人口数,大约在1500-1800万 (秦末农民战争及楚汉战争)   到了西汉末年《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人口总数超过5000万的王朝。 (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即公元2年是我国正史中有确切人口记载之始。)   东汉明帝以后,人口开始增长,《续汉书·郡国志》载永和五年(140年),全国有户969.8630万,口4915.0220万。大约到2世纪中叶,全国人口已接近西汉极盛年度,至157年(永寿三年)全国有户1067.7960万,口5648.6856万。大致相当于西汉盛时户口总数。   二、先秦至两汉时期人口的迁徙与布局   夏商周三代有多次迁都的记载,均在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   秦统一后,几次大规模的移民运动,直接影响了西汉初年人口的布局。主要是充实关中和移民戍边。如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徙天下富豪12万户于咸阳,如每户以五口计,就有60万人。又如,三十三年(前214年)西北逐匈奴,取“新秦中”地,置44县,或说34县,“徙谪,实之初县”。同年平南越,徙大批中原人民于桂林、南海、象郡,“使与百越杂处”。   西汉初年仍沿袭秦代移民政策,目的同样是充实关中和加强边防。如汉高祖七年(前200年)迁泗水流域的丰县民于关中丽邑建新丰县。九年徙齐、楚大族昭、屈、景、怀、田五姓于关中,同时还迁入的有燕、赵、韩、魏之后及豪杰之家,共有10万口。高祖以后关中诸帝陵大多迁关东人口为居民。高帝长陵在西汉末年有户5万余,口17.9万余,大部分为汉初关东居民之后。   惠帝安陵即徙关东倡优乐人5000户以为陵邑。武帝开始大规模移民实边,如元狩四年(前119年)关东连年大水,“乃徙贫民于关以西,及充朔方以南新秦中”,共72.5万人,是西汉一代边区移民人数最多的一次。此外,湟水流域、河西走廊都有汉人移居。东南方面,武帝将归附的东瓯人全部迁至江淮之间,但为数不多。   《汉书·地理志》记载了西汉末平帝元始二年103郡国户口数总共为户1235.6490万,口5767.1401万。如以秦岭淮水为南北界线,北方人口占4/5弱,南方人口占1/5强。如以汉武帝时所置14个监察区(司隶校尉部与13刺史部)来划分,户数超过百万,口数超过5百万的有司隶和豫、冀、兖、青、徐五州,都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大致相当今陕西关中平原和黄河下游的冀、豫、鲁和皖、苏的淮河以北地区。人口总数占全国的55%。   关中平原人口最集中的是首都长安附近,在这1000多平方公里以内的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千人,为全国之冠。其次是太行山以东平原地区,除了鲁中山地、胶东半岛和滨海地区外,人口密度估计也在每平方公里百人以上。   由此,而形成二条人口比较密集的带状地区。东西向的是自京兆(长安)-河南(雒阳)-陈留-济阴(定陶)-山阳-东海;南北向的是自清河-魏郡-河内、河东-河南-颍川-汝南。这种分布显然与东西南北的交通路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bnm588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