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体寄生虫学
教案
临床医学系本科
陈晓宁
第一篇 总论(introduction)
一、人体寄生虫学(定义、研究范畴、目的及意义)
1、定义
▲2、范围 医学原虫学 医学蠕虫学 医学节肢动物
3、任务
4、目的
二、寄生虫、宿主和寄生关系
▲1、演化中的寄生现象 共生
共栖
寄生
2、寄生虫的生物学
寄生虫的类别
寄生部位
器官
时间 长期;暂时性
▲性质 专性寄生虫
兼性寄生虫
偶然寄生虫
▲机会致病寄生虫
生活史
感染阶段▲
宿主的类别▲
终宿主(final host)
中间宿主(internediate)
保虫宿主(reservior)
转续宿主(transpot host)
5 生殖方式 有性生殖 配子生殖
接合生殖 无性生殖 多分裂
二分裂
芽殖 世代交替
三、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1、寄生虫对宿主的影响
夺取营养
机械性损伤
毒性及抗原性作用
2、宿主对寄生虫的影响
先天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
获得性免疫——特异性免疫
三、寄生生活对寄生虫的形态和生理的影响
四、寄生虫病的流行与传播
流行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流行特点: 地方性 季节性 自然疫源性
流行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因素;自然因素
五、寄生虫病的特点及其对人类的危害
1、寄生虫病的特点▲
带虫者
隐性感染
多寄生现象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IgE升高
异位寄生
2、寄生虫对人体的危害
各国寄生虫病危害情况
我国:解放前五大寄生虫病▲
日本血吸虫病;黑热病;丝虫病;疟疾;钩虫病
机会致病寄生虫:如卡氏肺孢子虫、弓形虫、隐孢子虫
第二篇 医 学 原 虫
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概述
掌握原虫的基本结构,了解其生活史类型及致病特点。
原虫是由一个细胞构成,它具有进行生命活动的全部功能。
1.形态要点:
基本结构 细胞膜(虫体表面称表膜)
细胞核(核内物质和核仁,是原虫生存繁殖的遗传物质) 细胞质
由细胞质形成的运动细胞器: 伪足 鞭毛 纤毛 波动膜
2.生活史类型:
完成生活史只需一种宿主。
完成生活史需要脊椎动物作为宿主。
完成生活史需要在吸血昆虫体内发育。
3.致病特点:
增殖作用
致病性原虫个体微小,侵入人体后,需战胜机体的防御机能,增殖到相当的数量后,才出现临床症状。
播散能力
机会致病
4.分类: 依据其运动细胞器的不同,归属于原生动物亚界的四个纲:
叶足虫纲
动鞭虫纲
孢子虫纲
毛基裂纲(纤毛运动)
第十章 叶足虫纲
溶组织阿米巴
结肠内阿米巴
重点掌握与致病和病原学诊断有关的形态特征、生活史、致病和实验诊断,致病为难点,应注意分析理解。一、形态要点:
滋养体
包 囊
列表,两种阿米巴形态鉴别要点
二、生活史
▲1.肠腔型:四核包囊→小滋养体→四核包囊
▲2.组织型:小滋养体→大滋养体
三、致病:
1.致病因素 虫株毒力
虫体寄生环境
宿主的免疫功能状态
致病特点:
▲形成口小底大的烧瓶状溃疡
3.临床表现:
(1)肠阿米巴病 急性---脓血便、腹泻、味极腥臭。 慢性---阿米巴肉芽肿
(2)肠外阿米巴病:▲
阿米巴肝脓肿
阿米巴肺脓肿
阿米巴脑脓肿 皮肤病阿米巴
四、实验诊断
病原学诊断
便检查 滋养体▲
包 囊
组织检查:乙状结肠镜查黏膜的溃疡病变
肝脓肿穿刺液检查
2.免疫学诊断 辅助性诊断
五、流行
流行基本环节: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六、防治
1.治疗患者与带虫者
甲硝唑,带虫者主要用二氯散糖酸酯治疗
2.切断传播途径
第二节 蓝氏贾第鞭毛虫 自学*
问题:
1.蓝氏贾第鞭毛虫生活史同阿米巴有何不同?
2. 蓝氏贾第鞭毛虫致病特点是什么?
第十章 鞭毛虫纲
杜氏利什曼原虫 Leishmania donovani)
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形态特点▲
1. 无鞭毛体 2.前鞭毛体
二.生活史要点 ▲
1.需两个宿主 白蛉和人(哺乳动物) 2.感染阶段 前鞭毛体 3.传入途径 白蛉叮咬传播 4.致病阶段 无鞭毛体
5.寄生部位 人或哺乳动物单核巨噬细胞内
三.致病要点 1. 潜伏期长 2.肝、脾、淋巴结肿大 3.全血性贫血 4.白蛋白和球蛋白比例倒置 5.蛋白尿和血尿 6.黑热病造成死亡原因 7.我国黑热病临床表现 8.预后
四.实验诊断
1.病原学检查 (1)穿刺检查 (2)皮肤活组织检查 (3)体外培养法
(4)动物接种
2. 免疫诊断
五、流行特点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六、防治 1.治疗病人 2. 消灭白蛉
阴道毛滴虫
形态特征
生活史简单
感染方式
阴道炎如何形成的
实验诊断
防治
五、六 为自学
孢子虫纲
分类地位
顶端复合物门
孢子虫纲、血孢子虫目
疟疾史
我国为疟疾最早的国家,远在公元前156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警示药品管理经验分享素材.ppt
- 高考北京卷文综(历史部分)()()素材.doc
-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知识《美洲》素材.ppt
- 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第十五单元第一讲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素材.ppt
-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非选择题建模]素材.ppt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背诵内容素材.ppt
- 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中的应用素材.ppt
-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讲)素材.ppt
-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人文地理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素材.ppt
-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人文地理》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素材.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