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针灸学精品讲义
腧穴总论部分
难点重点
一.腧穴的概念及分类
1.概念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血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腧”即转输、输通、输注;“穴”即孔、隙。腧穴又名砭处、节、会、骨空、骨孔、气穴、穴道、气府、孔穴、穴位。人体的腧穴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的施术部位。
2、腧穴的分类
⑴ 十四经穴
凡归属于十四正经的腧穴,称十四经穴,简称“经穴”。共有361穴。
⑵ 奇穴
既有固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没有归属于十四正经的腧穴,因其有奇特的疗效,故称之为奇穴。又因其在十四经穴以外,故又称“经外奇穴”。
⑶ 阿是穴
既无具体的名称,又无固定的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针灸施术的部位, 叫作“阿是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
二、 腧穴的的治疗作用及主治规律
腧穴的治疗作用
⑴ 近治作用
腧穴均能治疗其所在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的病证。
⑵ 远治作用
十四经穴中,尤其是十二经脉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不仅治疗局部病证,而且还能治疗本经循行所及的远隔部位的病证。
⑶ 特殊作用
某些腧穴具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腧穴还具有相对的特异性。
腧穴的主治规律
腧穴(主要是十四经穴)的主治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主要有分经主治和分部主治两大规律。大体上,四肢部经穴以分经主治为主,头身部经穴以分部主治为主。
分经主治,是指某一经脉所属的经穴均可治疗该经循行部位及其相应脏腑的病证。古代医家在论述针灸治疗时,往往只选取有关经脉而不列举具体穴名,即所谓“定经不定穴”。后世医家在针灸治疗上有“宁失其穴,勿失其经”之说。
分部主治,是指处于身体某一部位的腧穴均可治疗该部位及某类病证,即腧穴的分部主治与腧穴的位置特点相关。如位于头面、颈项部的腧穴,以治疗头面五官及颈项部病证为主,后头区及项区穴又可治疗神志病。
三. 腧穴的定位方法
中医学对于人体腧穴方位的描述是以人体自然直立,两手下垂,掌心向内的姿势而定的。上肢以掌心一侧(屈侧)为“内侧”,手背一侧(伸侧)为“外侧”。以人身前后正中线为准,距正中线近者为“内侧”,距正中线远者为“外侧”。人体腹侧面为“前”,背侧面为“后”。以手足掌面与背面皮肤的移行外为“赤白肉际”。腧穴的定位方法分四种:
骨度分寸定位法
骨度分寸定位法是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设定尺寸,用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又称“骨度法”。其原出于《灵枢·骨度》,经后人修改补充,为目前常用骨度分寸,作为量取腧穴的依据,不论男女、老少、高矮、胖瘦均按这一标准测量。
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定义:这是以人体自然解剖标志为依据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具体又分为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种。
固定标志:以骨节和肌肉的突起、凹陷、五官、发际、指(趾)甲、乳头、肚脐等作为定穴的标志。例如:两眉之间定印堂,肚脐中央定神阙。
活动标志:以关节、肌肉、肌腱、皮肤随着活动而出现的间隙、凹陷、皱纹、尖端等作为定穴的标志。例如:张口在耳前凹陷中取听宫、听会、耳门;抬臂在肩部前凹陷取肩髃、肩髎。
手指同身寸取穴法
定义:这是以患者的手指为标准来定取穴位的方法。医者可根据病人的高矮胖瘦适当伸缩,也可用自己的手指来测定穴位。包括中指同身寸法、拇指同身寸法横指同身寸(一夫法)简便取穴法
这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如直立垂手,中指端取风市穴,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在食指端处取列缺穴等。
习题
经络腧穴各论部分
大纲要求
膻
难点重点
一、十二经腧穴的主治概要
手太阴肺经
主要病候:
A 脏腑病:咳嗽、气喘、胸部胀满、咽喉肿痛。
B 经脉病:缺盆部和手臂内侧前缘痛、肩背部寒冷、疼痛。
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喉、胸、肺部病证,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手阳明大肠经
主要病候:
A 脏腑病:腹痛、肠鸣、泄泻、便秘、痢疾、咽喉肿痛、鼻流清涕或出血。
B 经脉病:本经循行部位疼痛、齿痛、热肿或寒冷。
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咽喉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足阳明胃经
主要病候:
A 脏腑病:胃痛、呕吐或消谷善饥、肠鸣、腹胀、水肿、口渴、咽喉肿痛、鼻衄。
B 经脉病:胸部、膝髌等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热病、发狂。
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胃肠病、头面、目、鼻、口、齿痛、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足太阴脾经
主要病候:
A 脏腑病:胃脘痛、食则呕、嗳气、腹胀便溏、黄疸、身重无力、舌根强痛。
B 经脉病:下肢内侧肿胀、厥冷。
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脾胃病、妇科、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手少阴心经
主要病候:
A 脏腑病:心痛、咽干、口渴、目黄、胁痛。
B 经脉:上臂内侧痛、手心热。
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心、胸、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手太阳小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SOP-QC-INS-318 6-APA车间反萃取重相检验标准操作规程.doc
- 医院预约挂号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颜坤.doc VIP
- Unit 5 About Me lesson 1 Let's make a robot!(课件)冀教版(三起)(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pptx
- HIKVISION海康威视4线电子围栏主机DS-PF-E0204N 4线脉冲电子围栏双防区主机.pdf
- 高中英语教学:The Chinese Writing System.docx
- 2024年【党纪学习教育】党纪学习教育党课讲稿3篇(范本).docx VIP
- 药理学练习试题(附含答案解析).pdf VIP
- 党纪学习教育纪律党课讲稿.docx VIP
- 2024国开《会计学概论》形考任务及答案.docx VIP
- 拓展训练重点项目孤岛求生游戏指导规则与分享.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