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月 糖尿病的自我检测
每年至少查一次(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 用调脂药物治疗者,需要增加检测次数 妊娠期间每三个月查一次 项目 目标值 HDL-C(mmol/l) 男性 1.0 女性 1.3 TG(mmol/l) 1.7 LDL-C(mmol/l) 未合并冠心病 2.6 合并冠心病 2.07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 降脂目标: 监测频率: 20 40倍 预防和治疗足溃疡可以明显地降低截肢率 糖尿病患者下肢 截肢的相对危险性 非糖尿病患者 22 有足病及危险因素者:应每天检查足部 普通患者:每三个月到医院进行足及相关检查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 检查频率: 加强足部的检查 糖尿病足治疗困难,但预防则十分有效 23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 危险因素 微量 白蛋白尿 心血管疾病 肾功能衰竭 控制目标: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 男性 <2.5mg/mmol(22mg/g) 女性 <3.5mg/mmol(31mg/g) 尿白蛋白排泄率 <20μg/min(30mg/24小时) 检查频率: 每次随诊时查尿常规; 每年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及血清肌酐 浓度; 妊娠期间每三个月检查一次 24 每年检查一次眼底 妊娠期间每三个月查一次眼底 检查频率: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导致成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 2型糖尿病成年患者中大约有20~40%出现视网膜病变 25 心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健康威胁 胸闷、胸痛、压迫沉重感 心肌梗死、心力衰竭 警惕:很多患者无胸痛症状! 26 筛查:至少每年评估心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评估内容包括: ▲ 当前或以前心血管病病史 ▲ 年龄 ▲ 有无腹型肥胖 ▲ 吸烟 ▲ 血脂异常 ▲ 家族史 ▲ 尿白蛋白排泄率 ▲ 房颤 ▲ 静息时心电图情况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 27 自我监测的重要性 1 血糖及综合指标的监测方案 2 自我监测小常识 常见的监测误区 3 2 MDE-P-2011-62 糖尿病健康教育 血糖自我检测 1 有效监控治疗效果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坚持监测,控制血糖长期达标 预防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自我监测帮助您 3 血 糖 各点血糖谱 糖化血红蛋白 尿糖 血压 体重及腰围 血脂 足 肾脏 眼底 心血管病 血 糖 其他监测指标 4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 血糖监测时间 血糖控制目标值: 空腹 3.9~7.2mmol/L 非空腹 ≤ 10.0mmol/L 空腹 、午餐前、晚餐前 早餐后、午餐后、晚餐后 睡前 夜间 有低血糖症状时 剧烈运动前后 5 强化胰岛素治疗监测方案 每日两次预混胰岛素监测方案 每日一次基础胰岛素监测方案 短期强化方案 交替监测方案 餐时配对方案 胰岛素使用者 口服药使用者 治疗方案不同, 血糖监测方案也不同 6 强化胰岛素治疗的血糖监测方案 空腹 早餐后 午餐前 午餐后 晚餐前 晚餐后 睡前 未达标 √ √ (√) √ (√) √ √ 已达标 √ √ √ √ 如有低血糖表现需随时测血糖; 出现不明原因的空腹高血糖或夜间低血糖,应监测夜间血糖 请注意: 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1年版) (√)表示可以省去测血糖的时间 7 每日两次预混胰岛素治疗的血糖监测方案 空 腹 早餐后 午餐前 午餐后 晚餐前 晚餐后 睡 前 未达标 每周3天 √ √ 复诊前1天 √ √ √ √ √ 已达标 每周3次 √ √ √ 复诊前1天 √ √ √ √ √ 请注意: 血糖未达标,每两周复诊一次; 血糖已达标,每月复诊一次。 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1年版) 如果生活方式干预结合您目前的药物治疗仍不能很好地控制血糖,请咨询医生,调整您的治疗方案或胰岛素剂量。 8 基础胰岛素治疗的血糖监测方案 空 腹 早餐后 午餐前 午餐后 晚餐前 晚餐后 睡 前 未达标 每周3天 √ 复诊前1天 √ √ √ √ √ 已达标 每周3次 √ √ √ 复诊前1天 √ √ √ √ √ 请注意: 血糖未达标,每两周复诊一次; 血糖已达标,每月复诊一次。 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1年版) 如果生活方式干预结合您目前的药物治疗仍不能很好地控制血糖,请咨询医生,调整您的治疗方案或胰岛素剂量。 9 低血糖或HbA1c升高;旅行;感染等应激状态; 正在调整治疗方案; 刚进入一个新的生活环境; 需要获得更多的血糖信息等情况。 非胰岛素治疗患者的短期强化血糖监测方案 空 腹 早餐后 午餐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