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的重要性.ppt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已经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但同时也使得个人隐私的保护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我国的网络信息产业尚处于初步阶段,但对网络隐私权的侵权已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而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强化对公民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构建我国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体系已成为我国法律当务之急。 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360手机卫士拦截骚扰电话提示总量高达165.9亿次,其中拦截诈骗电话信息64.7亿次,也就是说,用户平均每接到10个骚扰电话,就有4个是诈骗电话。互联网时代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的信息? 来自360互联网安全中心的数据显示,2014年,360手机卫士共为全国用户拦截各类垃圾短信约613亿条。在所有诈骗类短信中:33.5%为冒充熟人或房东,要求接到短信的用户进行转账、汇款;20.9%为虚假中奖短信,18.9%为假冒银行短信。 三大路径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人为因素,即掌握了信息的公司、机构员工主动倒卖信息。 网民在享受互联网来的便利、快捷功能的同时,不经意间感染了病毒木马等恶意软件,造成个人重要信息泄露 。 攻击者利用网站漏洞,入侵了保存信息的数据库。 央视3.15聚焦网络安全 免费WiFi暗藏陷阱 今年3.15晚会上,中央电视台邀请的黑客,通过在现场搭建的WiFi,截取了现场几乎所有观众的手机网络流量信息。通过对这些流量信息的分析,黑客获知了所有528位用户的手机品牌、型号、系统等信息,并从中截获了用户的邮箱、密码等敏感信息。用户现场发送的照片等资料也悉数被黑客截获。这些数据被黑客获取后,可导致私人邮件、商业邮件的泄露,还会导致通过邮箱注册的微博、网站以及网络支付账号密码泄露,最终导致财产损失。 建议 由于免费WiFi市场目前缺少统一的服务标准和行为规范,基础安全能力往往被忽视,而用户使用免费WiFi的安全隐患日益凸显。当这些个人信息成为“商品”经过庞大的网络交易市场推波助澜,在巨大利益驱使下,不安全WiFi成为新的信息泄露重灾区。在公共场所尽量不要使用那些不需要密码的免费wifi。尽可能使用商家提供的带有密码的wifi网络。另外在用手机支付账户或者发送邮件的时候最好关闭手机WIFI功能,使用手机的3G、4G数据流量进行操作。 3.15曝光微信AA红包骗局 春节期间的“微信红包”引发了全民互动娱乐的热潮,而各种“变异”红包相信大家也不陌生,例如,写有88元的大红包需要输入密码才能拿到。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微信红包骗局,不法分子利用文字游戏把“AA付款”伪装成“AA红包”,利用用户对微信AA收款功能的不熟悉,诱导账。 除了这次3.15曝光的微信AA红包诈骗之外,还有很多“变异”的红包,360手机卫士曾盘点过一些诈骗红包,例如,骗取个人信息的“合体抢红包”,先关注发红包的公众号,然后把红包链接发给好友,让红包增值,凑够100元后可以提现。参与抢红包则需要输入姓名、手机号等信息。这些个人信息就非常可能被不法分子恶意利用。 还有名为“红包大盗”的手机木马,伪装成微信红包和支付宝红包,窃取手机用户的银行卡号等信息,甚至还能向外私发短信,并截获用户的手机新到短信,“红包大盗”恶意软件的模仿能力超强,和微信、支付宝红包的模样非常相似,手机用户一不小心就会中招。 建议 对于3.15曝光的微信AA红包骗局,360手机安全专家表示,微信红包不需要密码,可以直接领取,如果要输入密码才能领取,一定是诈骗红包。另外,假红包往往是商家或不法分子有意发布,实现快速吸粉或窃取用户隐私等目的。参与抢红包活动时,一定要保护好个人隐私信息,并开启360手机卫士保护移动支付安全,查杀手机中的恶意程序。 信息安全小贴士 收邮件:谨慎钓鱼垃圾,打开附件的时候要特别小心,不要惦记莫名的链接,还要留意发件人。 暂时离开:离开电脑时要锁屏,重要资料和信息要加密。 浏览网页:要躲开各类木马网页,登录密码不要保存,激活杀毒软件。 注册账户:要尽量避免填写个人信息(地址、电话号码、证件号等),不要让隐私成为广播。 使用U盘:用前查杀病毒。 QQ/MSN:小心莫名链接和附件,打开之前一定要查清来路。 电脑丢失:平时储存文件要加密,经常备份文件,以防信息丢失。 使用常见软件:不经要加固系统,也要堵漏洞,经常更新软件,关注安全通告。 使用网上银行:要安全使用网银,最好不要使用公用机,各项补丁之类的,要及时升级,进行交易是要短信提醒。 无线网络:一定要进行加密,尽量不要使用免费WiFi。 * 大家接到过 骚扰/诈骗电 话吗? *

文档评论(0)

2232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