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内膜增厚的中药治疗(精选).doc

颈动脉内膜增厚的中药治疗(精选).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颈动脉内膜增厚的中药治疗(精选)

关键词】? 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 补肾填精汤; 天麻钩藤饮; 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高血压病的患病率逐渐增加,作为危害老年人健康的最常见疾病,已上升为老年病中的第一位。我国目前高血压病患者已超过1.6亿。随年龄增长,男女两性高血压均呈持续增长趋势。高血压靶器官损伤中,血管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发生较早也较明显,其结果使血管壁增厚,尤其是中层肥厚,壁腔比例明显加大,血流阻力和血管反应性增加,这些变化的结果是导致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进一步持续升高。准确测量颈动脉管壁中层厚度 intima-mediathickness,IMT 已成为超声检测颈动脉血管壁增厚情况的最常用指标之一,被公认是当代判定动脉硬化程度最可靠的指标[1]。IMT增加或斑块形成是反应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及早期征象[2]。本病属中医“眩晕”“头痛”范畴。近几年来笔者对IMT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06-03~2008-06诊断为1级高血压 按1999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标准 并IMT增加者62例:入选标准为经颈动脉超声检测有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临床主要表现为头晕耳鸣、头痛、两目干涩;时有恶心欲吐、心烦易怒、行走不稳等脑供血不足症状,能坚持长期服药者。经头颅CT或MRI检查未发现脑梗塞、脑出血或脑肿瘤;排除继往有脑梗塞、脑出血史,有心房纤颤等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者,有出血倾向者;排除高血脂、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将所有病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前两组人口学指标 性别、年龄、身高及体重 、生命体征指标 体温、静息心率、呼吸、血压 、病程及基础用药 降压药 、合并疾病 除高血压病以外的其它疾病 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表1 两组患者主要基线资料比较   2 方法   2.1 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测定 采用美国GE公司LOGIQ3 Expert彩色超声仪,探头频率8MHZ。从颈总动脉起始处开始沿血管走向纵切扫查,依次显示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颈外动脉,超声显像可表现为由相对较低回声分隔的两条平行亮线,即特征性的“二高一低”回声结构。内线为内膜与管腔的分界线,外线为中外膜分界线,其间距离即为IMT。冻结颈总动脉后壁颈动脉窦下1 cm处 无斑块部位 的图像,分别测量双侧IMT各3次,取其平均值即为平均颈总动脉IMT。此值 1.0 mm即为增厚。   2.2 治疗方法控制高血压在理想水平,对照组应用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 硝苯地平缓释片、氨氯地平片、非洛地平缓释片等 合并阿托伐他汀 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0 mg,1次/d。治疗组用药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补肾填精汤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方剂组成:熟地30 g,制首乌30 g,枸杞子15 g,菖蒲9 g,远志9 g,草决明15 g,夏枯草15 g,天麻15 g, 栀子9 g,红花6 g,川芎9 g,丹参30 g,太子参15 g,茯苓15 g,法半夏9 g。水煎服,1剂/d。两组疗程均为12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8周、第12周测定每组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2.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内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变化、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非配对t检验,均以±s表示,以P 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3 结果   两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较治疗前降低 P 0.05 ,治疗后第16周,治疗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低于对照组 P 0.01 。见表2。表2 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比较   4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且能影响多处血管床的系统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其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现已上升到所有疾病的首位[3]。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是一渐进过程,高血压病是其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在 2004年高血压病防治指南中已将颈动脉粥样硬化作为高血压病危险分层的一项指标。研究表明,颈动脉是反映高血压冠状动脉、脑动脉及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视窗[4]。颈动脉作为大血管的一个窗口,可对其病变进行早期定性和定量诊断。国外报道颈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与高血压病的死亡率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5],且血压的增高水平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关系。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是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的形态学改变,其病变早于冠状动脉和脑动脉,能够预测冠状动脉狭窄并有助于对狭窄程度作出判断[6]。颈动脉彩超作为一种快速、无创、高效的检查手段,特别适宜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的筛选和诊断,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动脉粥样硬化合并IMT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早期可无症状,病变发展时可表现为头晕、目眩、头痛,甚则视物旋转等症状。西医治疗以治疗基础疾病、调脂、抑制血小

文档评论(0)

tiango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