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系统的基本组成.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检测系统的基本组成

检测技术 1 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1.不断提高检测系统的测量精度、量程范围、延长使用寿命、提高可靠性: 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2.应用新技术和新的物理效应,扩大检测领域 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3.发展集成化、功能化的传感器 4.采用计算机技术,使检测技术智能化 5.发展网络化传感器及检测系统 检测系统的组成 传感器的分类 按被测参量分类 1)、电工量 2)、热工量 3)、机械量 4)、物性和成分量 5)、光学量 6)、状态量 按传感器转换机理(工作原理)分类 1)、 电磁转换 2)、光电转换 3)、其它能/电转换 按输出信号分类 传感器的要求 (1) 准确性 (2) 稳定性 (3) 灵敏度 (4) 其他要求 信号调理电路的一般要求 1)能准确转换、稳定放大、可靠地传输信号; 2)信噪比高,抗干扰性能要好。 性能指标 (1)输入模拟电压信号范围,单位:V; (2)转换速度(率),单位:次/秒; (3)分辨率,通常以模拟信号输入为满度时的转换值的倒数来表征; (4)转换误差,通常指实际转换数值与理想A/D转换器理论转换值之差。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七个部分不是所有的检测系统(仪表)都具备的,而且对有些简单的检测系统、其各环节之间的界线也不是十分清楚,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3 模拟信号制及供电方式 信号制 模拟气压信号: 0.02-0.1MPa 直流电流: 4-20mA 模拟直流电压: 1-5V 电的信号主要有模拟信号、数字信号、频率信号和脉宽信号等四大类 电模拟信号有直流电流、直流电压、交流电流和交流电压四种 直流信号与交流信号的比较 在信号传输线中,直流不受交流感应影响,易于解决仪表的抗干扰问题 直流不受传输线路的电感、电容及负荷性质的影响,不存在相位移问题,使接线简化 直流信号便于模数转换 直流信号易于获得基准电压 直流电流信号 应用直流作为统一信号时,如一个发送仪表输出电流同时输送给几个接收仪表,那么所有这些仪表必须串联连接。同时发送仪表的输出电阻要足够大,而接收仪表如调节器等的输入电阻应很小。 Why? 串联制的缺点 一台仪表损坏或增减将影响其他仪表 仪表的输出端处于高电位工作,仪表可靠性差 检查各台表的电路电位困难 直流电压信号 应用电压信号作为联络信号时,如一个发送仪表的输出电压要同时输送给几个接收仪表,则几台接收仪表应并联连接。要求仪表内阻及导线电阻足够小。因此电压信号不适于作远距离传输。 并联制优点 安装简单 增加或取消仪表不影响其它仪表 耐压要求低,可靠性高 信号上下限大小的比较 电流信号上限大:降低对集成运算放大器失调参数的要求,有利于生产和降低成本。但是增加了功率损失,仪表体积,不利于提高防爆性能 信号下限:从零开始;活零点(判断断线与是否工作,半导体在好的工组段;两线制) 变送器信号传输方式 信号与电源的传输方式: 1)四线制传输 供电电源与输出信号分别用两根导线 2)二线制传输 两根导线作为电源和输出信号的公用传输线 实现二线制传输变送器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采用有活零点的电流信号 2)必须单电源供电 二线制优点: 二线制可以大大减小安装费用,有利于安全防暴等 供电方式 交流供电 缺点:每块表附加电源变压器、整流器及稳压线路 直流集中供电 好处:省去电源变压器、整流器及稳压部分;可以采取防停电措施;无工频交流电,为仪表防暴提供了有利条件 典型的仪表系统 全数字控制仪表间的通信方式 数字通信较模拟通信的优点: 1)简化仪表硬件结构,提高装置精度(无数模转换) 2)提高信号传输精度。(数字信号抗干扰能力强,能检验,纠错) 3)传输信息更加丰富。(测量值,状态和控制信息) 4)大大减小布线的复杂性和费用(同一总线双向多信息的串行数字通信) 全数字控制仪表间的通信方式 现场总线 安装在制造区域或过程区域的现场装置与控制室内的控制装置间的数字、串行、双向、多点通信的数据总线为现场总线。现场总线是一种通信标准,其网络协议是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开放互联(OSI)参考模型建立的。 全数字控制仪表间的通信方式 OSI模型: 物理层 链路层 网络层 传输层 会话层 表示层 应用层 通信过程 1. 需要信息交换时,命令或数据按应用层规定 产生 2. 按数据链路层的规定进行包装 3. 包装后的信息在物理层进行再加工后转换成 符号标准的电信号 4. 接收信息的仪表进行相反的开包,去掉物理 层所加信息,得到命令和数据,不同层按规

文档评论(0)

ccx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