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景观营造及其模式的探讨,定稿1.doc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景观营造及其模式的探讨,定稿1.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景观营造及其模式的探讨,定稿1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的景观营造及其模式探讨 ——以江苏省为例 薛 建 王 伟 (江苏省山水资源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18) 摘要:当今,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已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消除地质灾害、恢复植被和土地资源,景观营造日渐成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领域的发展方向。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结合景观营造的策略首先是尊重矿山特点和景观安全,因地制宜与综合治理,根据矿山景观营造需要进行场地整治、地形改造和利用;二是注重生态恢复与人工景观绿化;三是利用微地形矿山特色元素和场地特征营造特色景观;四是引入园林造景手法,体现地域文化和艺术性。本文依据江苏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实践,总结出景观营造模式主要有单一绿化、园林景观、地质公园建设、矿山公园建设、湿地公园建设及绿色矿山建设等六种模式。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 治理 景观营造模式 0 引言 随着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以及江苏生态省建设要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江苏省地质环境治理工作从2002年开始,截止2013年底,全省累计投入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资金约48亿元,累计恢复治理矿山个数1263个,累计恢复治理面积1.1万公顷。通过治理,消除了治理区地质灾害隐患,改善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了地质遗迹与矿业遗迹,有效利用了矿业废弃地,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 随着全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及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理念和要求发生了变化。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消除地质灾害、恢复植被、摒弃废旧的设备及恢复土地资源等,而是更多地引入了地质学、生态学、美学、景观设计和城市化建设等先进理念。在尊重自然环境、秉承矿山景观资源的基础上,采用合理、科学、先进和艺术相结合的多样化手段将矿山露采边坡及废弃场地营造成为对人类具有实用价值的空间环境和富有生态、文化、历史等多重含义的景观元素,以达到矿区和周边区域的生态恢复、环境改善、文化重建和经济发展的多重目标。 因地制宜是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景观营造的根本原则。在消除各种灾害和安全隐患的基础上,景观营造应结合矿区内残丘、孤峰、采坑等地形地貌特征和地质遗迹、矿业遗迹、地表水、地下水等宝贵资源,设置不同的保护区域,采用不同的模式,为这些具有开发和利用价值的场地营造景观,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在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居环境改善方面的作用。 1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景观营造的原则 1.1尊重矿山特点和工程安全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景观营造应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开发建设及旅游产业等相关规划,尊重矿山的自身景观特征和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充分利用自然景观及原有特色景观资源,治理露采边坡及废弃地,改造地形,通过综合治理达到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景观营造首先要消除治理区内的地质灾害及其他安全隐患,在体现矿山特色和安全稳定的基础上,恢复和重建良好的矿山地质环境、生态环境以及自然态人工景观。 1.2 因地制宜与综合治理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景观营造,要本着因地制宜和综合治理的原则,了解矿山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城市背景,充分掌握其自身的特征,结合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相关规划,采取相应的规划设计策略和具体措施对其进行综合治理和开发建设,结合景观营造取得最佳的社会、生态及经济效益。 1.3 特色景观元素的处理和利用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景观营造要结合点、线、面,反映其地域自然和景观特色,特别是景观元素选择和构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矿山既有景观元素的特殊改造利用以及特色景观元素的引入,塑造出新的特色景观,融入城市发展格局。景观元素的特殊改造利用,是“资源再利用”有效途径,不仅可以保留当地的特色景观,而且还能产生新的经济效益,降低治理与改造的成本,从而最终实现节能减排、变废为宝、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1.4 体现地域文化和艺术性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景观营造要结合不同地区的空间格局、生态安全和景观特征,充分利用地域人文特点,将园林景观小品的建设和当地民俗、民风、社区和谐及企业文化相融合,创造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文景观环境。 2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景观营造的方法 2.1地形整治及利用 矿山景观营造前需先结合边坡及废弃地地形地貌特征进行地形整治,以便更好的满足工程安全与综合利用的需要。 边坡的地形整治一是要满足边坡稳定条件;二是要满足边坡绿化或摩岩石刻等美化工程的需要。边坡稳定的坡度及安全平台设置应结合边坡岩土工程地质条件,依据《江苏省露采矿山地质环境整治技术要求》等相关规范确定;三是边坡绿化坡度的确定必须保证在边坡稳定的基础上,满足植被的生长需要,一般不宜超过50°。边坡绿化或摩岩石刻等美化工程,同样必须确保在边坡稳定的基础上,保持岩体整体性好、岩面平整。

文档评论(0)

ddf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