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杆件轴向拉伸与压缩
* 建筑力学 塑性指标 通常用试件断裂后所残留的塑性变形的大小来衡量材料的塑性。塑性指标有以下两种。 (1)伸长率δ 以试件断裂后的相对伸长率来表示,即 式中,l为试件原始标距长度;l1为试件断裂后的标距长度。 通常 的材料称为塑性材料,例如铸铁、混凝土、砖石等材料。 的材料称为脆性材料,例如钢、铜、铝。 (2)截面收缩率ψ 以试件断裂后的相对收缩率来表示,即 式中,A为试件原始横截面面积;A1为断裂后缩颈处的横截面面积。 * 建筑力学 压缩试验 1. 试验试件 金属材料的压缩试件一般做成短圆柱体(长度为直径的1.5~3倍),混凝土压缩试件通常做成正方体。 b 2. 试验曲线 (a) 塑性材料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b) 脆性材料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 建筑力学 压缩 拉伸 压缩 拉伸 比较两条曲线可以看出,在屈服阶段前,两曲线基本上是重合的,其弹性模量和屈服极限在拉伸和压缩时基本相等。但进入强化阶段后,试件压缩时的应力σ随着ε值的增长而越来越大。此时,试件越压越扁,并因端面摩擦作用,最后变成鼓状。因为受压面积越来越大,试件不能发生断裂,使试件的抗压强度极限无法测定。因此,钢材的力学性能主要是用拉伸试验来确定的。 比较两条曲线可以看出,试件在压缩时,无论是抗压强度极限或者是伸长率δ都比拉伸时大得多,而且曲线中的直线部分很短。试件受压破坏的从左图可以看出来,大致沿45°的斜面上发生剪切错动而破坏,曲线最高点的应力值称为抗压强度极限,用σbc表示。 * 建筑力学 几种非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1、混凝土:拉伸强度很小,结构计算时一般不加以考虑;使用标准立方体试块测定其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端面润滑时 端面未润滑时 应力—应变曲线特点: 1、直线段很短,在变形不大时突然断裂; 2、压缩强度sb及破坏形式与端面润滑情况有关; 3、以s —e 曲线上s =0.4sb的点与原点的连线确定“割线弹性模量”。 * 建筑力学 2、木材:木材属于各向异性材料,其力学性能具有方向性。 顺纹拉伸 顺纹压缩 横纹压缩 应力—应变曲线特点: 1、顺纹拉伸强度很高,但受木节等缺陷的影响波动; 2、顺纹压缩强度稍低于顺纹拉伸强度,但受木节等缺陷的影响小。 3、横纹压缩时可以比例极限作为其强度指标。 4、横纹拉伸强度很低,工程中应避免木材横纹受拉。 综上所述,木材顺纹方向的强度要比横纹方向的强度高得多,且其抗拉强度高于抗压强度。 * 符号 * 建筑力学 第五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轴向拉(压)杆横截面的内力及轴力图 应力和应力集中的概念 轴向拉(压)杆的强度计算 轴向拉(压)杆的变形计算 材料在拉伸、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轴向拉(压)超静定问题 * 建筑力学 6.1 轴向拉(压)杆横截面的内力及轴力图 F F * 建筑力学 F F * 建筑力学 轴向拉伸:在轴向力作用下,杆件产生伸长变形,也简称拉伸。 轴向压缩:在轴向力作用下,杆件产生缩短变形,也简称压缩。 拉压受力特点:作用于杆件两端的外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拉压变形特点:杆件变形是沿轴向方向的伸长或缩短。 作用线与杆件轴线重合,即称轴向力。 F F F F 拉压计算简图 此类受轴向外力作用的等截面直杆称为拉杆或压杆。 * 建筑力学 内力 内力:构件内部所产生的力。 外力:构件之外其他物体作用于构件上的力。 内力—由于物体受外力作用而引起的其内部各质点间相互作用的力的改变量。因此可以说,内力是该构件内力系的合成。 需要注意的是:(1)内力是连续分布的;(2)内力与外力组成平衡力系。杆件构件截面上内力变化随着外力的变化而改变。 内力的正负号规则 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构件截面上的内力为拉力(拉力为正值)。通过计算得到内力值为正值时,说明内力为拉力;计算结果为负值,说明内力为压力。 * 截面法—求内力的一般方法 建筑力学 用截面法求内力可归纳为四个字: (1)截:求某一截面的内力,沿该截面将构件假想地截成两部分。 (2)取:取其中任意部分为研究对象,而除去另一部分。 (3)代:用作用于截面上的内代替除去部分对留下部分的作用力。 (4)平:对留下的部分建立平衡方程,由利用力确定未知的内力。 一般来说,在采用截面法之前不要使用力的可传性原理,以免引起错误。 * 建筑力学 [例] 如图,以A点为分界点将杆分为两部分,用截面法求这两部分内力。 A P P Ⅰ Ⅱ A P P P A FN 截: 解: 代: 平: 内力 FN沿轴线方向,所以称为轴力。 * 建筑力学 轴力图 若用平行于杆轴线的坐标表示横截面的位置,用垂直于杆轴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学习单元1-5新车交付检查.pptx VIP
- 分布式光伏电站运维与检修.pptx VIP
- CNG及LNG加气站风险管控资料.docx VIP
-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4-2025学年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九年级数学试卷 .docx VIP
- 显示器色彩分析仪CA-410测头+PC软体CA-S40-KonicaMinolta.pdf VIP
- LNG加气站安全风险分析与防控.docx VIP
- 品質異常反饋與處理實戰.pptx VIP
- 品質異常處理流程.ppt VIP
- 2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pptx VIP
- 2025-2030年药膳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