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稻、玉米、甘蔗主要病虫害、杂草发生及其防治
水稻、玉米、甘蔗主要病虫害、杂草发生及其防治
一、水稻病虫害发生及防治
——稻瘟病:
又名稻热病,俗称火烧瘟、麻叶子、刻颈瘟、黑节病等。水稻整个生育期中都可发生,为害秧苗、叶片、穗、节等,分别称为苗瘟、叶瘟、穗瘟、节瘟,属真菌性病害。
在缅甸和我国等部分落后地区,农民群众采用挂鸡蛋壳,用蒿枝切碎后撒在田里,二是用灶灰撒施方法是用1:30新赛力散拌火灰喷撒有一定的特效。
经过调查分析研究,弄清楚了稻瘟病发病条件:一是品种不抗病;二是氮肥过多;三是湿度过大而造成危害。
以后采取综合防治办法,清洁田园、处理稻草减少病原。选用高产抗病品种,播种前用硫酸铜、强氯精浸种,氮、磷、钾肥按比例(1:0.5:0.5)施用,科学管水,预防发生。做好监测,在发病初期及时用药防治;叶瘟出现时,撤水晒田,用三环唑、富士一号等杀菌剂、敌瘟灵防治。
——白叶枯:
水稻白叶枯病俗称着风、过火风、白叶瘟等,多在孕穗抽穗期发生,主要危害叶片,危害后叶片变白变枯,抽穗短小,千粒重降低,空比率高,出米率下降,在分蘖期出现雕萎型白叶枯,造成稻株大量枯死,严重损失,属细菌性病害。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引种严格检疫,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氮、磷、钾平衡施肥,对发病田块喷施叶枯净、川化018、代森铵、农用链霉素等抗菌农药,效果比较好。
——恶苗病:
水稻恶苗病俗称籽白杆病、枪标稻、标茅等,从秧苗期到抽穗期都有发生,病苗比健康苗高而细弱,淡黄色,根部发育不良,重病的往往早期枯死,大田期在移栽后一个月左右出现病株,徒长分蘖很少或不分蘖,节间显著伸长,节部常弯曲露出叶稍之外,其生许多倒生的不定根,病株多数不抽穗,于孕穗期枯死,有的提早抽穗,但穗小或籽粒不实。
防治方法:1990年以前用生石灰水浸种处理,1990年后常用化学药剂以强氯精、浸种灵、施保可处理。
——黄矮病:
矮缩、花叶、黄枯为本病的主要特征.多从顶叶下1-2叶开始发病,病斑从叶尖向基部发展,叶肉鲜黄色,叶脉绿色,病叶与茎秆夹角增大,叶鞘仍为绿色株形松散病株显著矮缩,不分蘖,多不能抽穗。水稻黄矮病由黑尾叶蝉、二点黑尾叶蝉和二条黑尾叶蝉传播。能连续传毒,终身保毒,不经卵传毒。病毒主要保存于虫体内越冬,次年再传染。水稻在苗期和返青分蘖期最易感病,一般早稻发病轻,而晚稻受害重。
防治方法:采取铲出病区稻根、稻草用火烧毁、更换选用高抗病品种、进行籽种药物处理、秧田消毒等办法。病害流行的秧田用3%呋喃丹颗粒剂l.5-2千克,拌细土20千克,在稻谷播种后撒施。选用50%混灭威乳油每666.7平方米用100毫升,或20%叶蝉散乳油每666.7平方米用150-200毫升,对水40-50千克,在秧苗露青后每隔 5-7天施药1次,共施2-3次。
——细菌性条斑病: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又称细条病、条斑病,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初为暗绿色水浸状小斑,很快在叶脉间扩展为暗绿至黄褐色的细条斑,大小约1×10mm,病斑两端呈浸润型绿色。病斑上常溢出大量串珠状黄色菌脓,干后呈胶状小粒。发病严重时条斑融合成不规则黄褐至枯白大斑,与白叶枯类似,但对光看可见许多半透明条斑。病情严重时叶片卷曲,田间呈现一片黄白色。
防治措施是选用抗病品种,烧毁带病稻草,用强氮精、硫酸铜进行种子消毒。已发病的田块,在发病初期使用川化018、代森铵、叶枯灵、农用链霉素,等农药,每隔七到十天喷施,连施两次,可克制细条病的蔓延。
——水稻螟虫:
又叫钻心虫,危害严重的有三化螟、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六十年代用草木灰、六六六、滴滴涕喷撒防治,七十年代利用黑光灯进行诱蛾、杀蛾、监测,根据飞蛾的消长情况和化蛹进度,找到螟虫发展的高峰期,提供预报和防治方法。杀虫农药常用呋喃丹、钾氯酚、甲基1605、来福灵、敌杀死、敌敌畏等,2000后,菜用综合防治,用毒三唑磷、阿维菌素、辛硫磷等内吸传导型药剂,在秧田期和分蘖期使用,发病多的田块,在水稻收割后,铲除稻根和周围虫蛹越冬的杂草。
——稻瘿蚊:
稻瘿蚊,又名稻瘿蝇,属双翅目,瘿蚊科,幼虫侵害水稻生长点,形成葱管,俗称“标葱”不能成穗,稻瘿蚊过去主要在山区间歇大发生,八十年代后发生面积不断扩大,遍及所有稻区,大发生频率增加,为害严重,是水稻主要害虫之一,稻瘿蚊的寄主有游草、铁线草、雀稗自茅、狗尾草等,幼虫通常滋生在狗牙根等杂草茎上部过冬。
防治方法:1、犁板田晒垡,铲除埂、沟边杂草,破坏越冬场所,减少虫源。2、秧田期用益舒宝、米乐尔进行防治。3、大田水稻移栽后用益舒宝、米乐尔撒施防治,提早栽插节令,在成虫发生高峰期用敌敌畏、乐斯本、辛硫磷等药喷雾防治。发病重的田块,水稻葱管率达50%以上,减产幅度10-15%.采用的防除措施,是在秧苗期和分蘖期用辛硫磷、益舒宝、米乐尔、阿维菌素、毒三唑磷等内吸性农药喷施,同时立足预防,将田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