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江苏省扬州市竹西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docVIP

精品解析:江苏省扬州市竹西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解析:江苏省扬州市竹西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

一、积累运用(3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裨(bì)益 霎(shà)眼 雕镂(lòu) B.浩淼(miǎo) 积攒(zhǎn) 呜咽(yàn) C.行(hánɡ)辈 酝酿(niànɡ) 和煦(xǜ) D.卷帙(yì) 灼(zhuó)热 澄(chénɡ)清 【答案】A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2分) A.扬剧发源于江苏扬州,它以古老的“花鼓戏”和“香火戏”为基础,又吸收了扬州清曲、民歌小调发展起来,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深受大众喜爱。 B.近日,各省纷纷公布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异地高考,城里学校的大门,逐渐向“飘飞的蒲公英”敞开。 C.为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学校进一步加强了安全防范工作。 D.江豚的种群数量锐减,江苏段仅现18头次,其原因是长江生态系统遭受了重创而造成的。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语病修改的能力。语病修改的内容,主要出现在语法、逻辑、和修辞三个方面。常有错误为搭配不当、自相矛盾、结构混乱、成分残缺等。该题B缺宾语中心词,应在“高考”后加上“方案” ;C“防止”“不再”连用,造成语意相反;D句式杂糅,可去掉“而造成的”。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学科网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新年伊始,全国中东部地区都陷入严重的雾霾和污染天中。雾霾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极大。 B.那个女子躺在花园的吊床上看伤感小说,直到书从手上漫不经心地落到地上。 C.2012世界末日论简直是危言耸听,谣言不攻自破,造谣者别有用心。 D.莫言在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角逐中可歌可泣,成为诺贝尔文学奖100多年历史上,首【来源:Z-x-x-k.Com】位获奖的中国作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成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要注意成语的本意、比喻义及其适用对象、场合、习惯;了解成语的来源,还要把握成语的多义现象,使用时辨析好它的意义选择意项,不能望文生义。本题中的A“微不足道”应为“微乎其微”。“ 雾霾”虽然“微”,但并非“不足道”,因为“它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极大”。B “漫不经心”指的是人做事情的态度,是有意识的行为,应为“不知不觉”。D“可歌可泣”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学科网 考点:正确使用成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 ; ;而衰黄了的叶片却给田野着上了凋敝的颜色。 ①山脚下片片的高粱时时摇曳着丰满的穗头,好似波动着的红水 ②晚秋的澄清的天,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碧海 ③强烈的白光在空中跳动着,宛如海面泛起的微波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 【答案】D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下面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鲁迅的小说《社戏》一文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回忆了作者“看社戏”这段往事,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B.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这首诗借助联想和想像,描绘了天街美好的生活图景,表达【来源:学科网Z-X-X-K】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C.朱自清的散文《春》构思精巧,情景交融,末尾三个比喻句赞美春天蓬勃的生命力,依次强调它的“新”“美”“力”,深化题旨。[来源:学|科|网Z|X|X|K] D.《斜塔上的实验》是一篇人物传记,表现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的探索精神。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经典课文的常识识记和阅读理解。用心研读课内经典课文,了解作者、朝代、作品的写作背景等,平时加强归纳与积累,才能轻松应对试题。A小说中回忆了“我”“看社戏”这段往事而非作者。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6.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 风儿吹过,商朝的雨轻轻地敲打着窗棂。血色黄昏,苍凉大漠,孤烟袅绕,冰雪初róng。从爬满青藤的栅栏望去,红叶烂màn,层林尽rǎn,暗香浮动。江淮之滨,西湖散人静静地倾听1987的xuán律…… [来源:学科网] 【来源:学科网】 【答案】融 漫 染 旋 【解析】[来源:学科网ZXXK] 试题分析: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jl2016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