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山带的深部过程与成矿作用.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造山带的深部过程与成矿作用

造山带的深部过程与成矿作用1.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矿产资源和能源历来是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支撑GDP快速增长、确保国家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矿产资源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大宗矿产和大部分战略性资源日渐面临严重短缺的局面,并将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因此,深入研究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形成过程及成矿成藏机理,拓展新的找矿领域,增强发现新矿床的能力,是缓解我国当前大宗矿产资源紧缺局面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国内外矿床学理论研究和勘探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地壳浅表矿床日益减少枯竭的情况下,逐步提高深部矿床勘探和开发能力。例如,我国大冶铁矿床、红透山铜矿床、铜陵冬瓜山特大型铜矿床、新疆阿尔泰阿舍勒铜、金、锌特富矿床, 会理麒麟铅、锌矿床、山东增城、乳山金矿床等开采深度均已超过1000米, 有的矿床已近2000米(滕吉文等,2010)。 加拿大萨德伯里( Sodbury) 铜-镍矿床已开采到2000米,最深矿井达3050米。南非金矿钻井深4800米。更为重要的是找矿勘探实践和地球深部探测实验证实,虽然绝大多数矿床的形成、就位和保存发生在地壳环境,但成矿系统的驱动机制和成矿金属的集聚过程则受控于岩石圈尺度的深部地质过程,地球深部蕴藏着巨量矿产资源,深度空间找矿潜力巨大。 深部过程与动力学是控制地球形成演化、矿产资源、能源形成,乃至全球环境变化的核心。因此,深入研究地球深部过程与动力学,不仅是提高人类对地球形成与演化、地球系统运行规律认识程度的重要途径,也是建立和研发新的成矿理论与勘查技术, 以促进我国找矿勘查的重大突破,是解决我国资源能源危机的根本途径。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地学界一直非常注重大陆岩石圈结构、深部作用过程和动力学研究,并将其作为国际岩石圈计划的主要研究领域。美国于20世纪70-80年代开展了地壳探测计划,首次揭示了北美地壳的精细结构,确定了阿帕拉契亚造山带大规模推覆构造,并在落基山等造山带下发现了多个油气田。欧洲各国联合开展的“欧洲探测计划”,通过横穿阿尔卑斯造山带深地震反射剖面,建立了碰撞造山理论和薄皮构造理论。俄罗斯穿越乌拉尔造山带的“地震探测计划”揭示出保留山根的古生代造山带和地幔流体上涌的通道。加拿大的“岩石圈探测计划”不仅对古老岩石圈板块碰撞和新地壳形成过程进行了重大修正,而且揭示出多个大型矿集区深部控矿构造的反射影像。澳大利亚实施的四维地球动力学探测计划和“玻璃地球”计划,开展了多个成矿带的地壳精细结构探测,为建立成矿理论和资源评价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中美合作的“青藏高原深地震探测”计划,揭示了印度地壳俯冲到亚洲地壳下的精细结构,并发现了广泛分布于高原地壳中的流体。我国的SinoProbe(/link?url=-HY2GJqjJ4zBBpC8yDF8xDh8vibiBl2fC8QVboYY2tuhL9_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科学发现与重要研究进展,揭示了长江中下游、南岭等巨型成矿带成岩、成矿的动力学成因,并构建了多个大型矿集区的3D结构框架模式(董树文等,2012,2013)。国内外关于岩石圈结构构造的研究计划和成果为寻找大型-超大型矿床提供了扎实的基础,并且发现大陆中的造山带是矿产资源最为有利的富集区。尤其是中国大陆是一个由多个中小陆块、沿多个造山带、以不同造山机制经历长期复杂拼接而成的复杂大陆。这些造山带是我国重要的金属矿产资源基地。造山带作为岩石圈板块俯冲、增生、碰撞作用最为复杂的构造带,既是地球上部岩石圈结构最为复杂、构造-岩浆-流体活动最为活跃的场所,又是物质与能量重组、壳-幔相互作用最为复杂的地带,也是流体运移、成矿元素富集的最佳区域。大陆造山带及其相关环境的构造-岩浆-流体-成矿作用研究是当前国际地学研究的前沿课题。造山带复杂的构造变形-岩浆活动-流体运移过程不仅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岩石构造组合,也促使成矿物质富集形成了众多的大型-超大型矿床和矿集区。目前的研究表明,绝大多数矿床类型及其分布与造山带形成、演化过程具有密切的联系,国内外有关造山及其与成矿关系研究已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已提出了一系列大陆边缘和板块边界的成矿模式,如岩浆弧环境的斑岩铜矿模式,大陆裂谷带的Cu-Ni、铬铁矿、金刚石等矿床的成矿模式,活动陆缘增生楔环境的脉状金矿成矿模式,陆陆碰撞环境流体与成矿模式。造山作用过程中的地质流体,作为一种重要的介质,其迁移、汇聚直接关系到成矿元素的活化、搬运和堆积成矿。板块汇聚、俯冲、碰撞过程中,成矿流体在运移和上升过程中不断与壳-幔介质和围岩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通过发生热液交代、变质等作用在地壳环境聚积成矿。虽然绝大多数矿床的形成、就位和保存发生在地壳环境,但成矿系统的驱动机制和成矿金属的集聚过程则受控于岩石圈尺度的深部地质过程;壳-幔物质结构、深

文档评论(0)

yy5569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