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干部在线学习城讲义之《大众哲学》导读资料分析.doc

上海干部在线学习城讲义之《大众哲学》导读资料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体论 大纲 一、绪论 1.《大众哲学》介绍 2.《大众哲学》的特点及在当下的意义 二、艾思奇从本体论说起的缘由 1.本体论的概念 2.世界观是多样的 3.世界观的归类与哲学上的两大营垒 三、艾思奇对于唯心论的批评 1.直接的唯心论:“主观的观念论” 2.间接的唯心论:“二元论” 四、艾思奇的唯物论思想要点 1.唯物论并非都是对的 2.唯物论的立足之地:世界的物质性 3.要区分哲学上的物质与物理学上的物质 知识点汇总 原理和观点 K01:《大众哲学》的三个特点:紧扣时代主题、创新文章形式和直白、生动活泼的语言 K02:本体论用以回答“最高存在”世界观的精髓问题,艾思奇之所以从本体论说起是因为,本体论和世界观是对世界的最高存在共性的认识 K03:艾思奇批判了唯心主义的“一元论”和“二元论”,艾思奇通俗地解释了这个两个理论自相矛盾的观点 K04:艾思奇的唯物论思想要点:唯物论并非都是对的;唯物论之为唯物论,就在于它立足于世界的物质性;区分哲学上的物质与物理学上的物质 正文 一、绪论 1.《大众哲学》介绍 著名哲学家艾思奇(1910—1966)之《哲学讲话》,最早在上海出版的《读书生活》杂志第一二卷(1934年11月至1935年10月)连载,1936年1月出版单行本,同年6月出第四版时,改名为《大众哲学》。1978年10月三联书店印行新版时,选用的是作者1950年的修改稿。2000年中国社会出版社的版本。 2.《大众哲学》的特点及在当下的意义 以下为《大众哲学》的三个特点: (1)紧扣时代主题 《大众哲学》把当时国家的形势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紧紧连在了一起,清晰地阐明了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处于怎样的危难形式,当时的中国民众面临怎样复杂的斗争形势,对当时的时代有了更加深刻的把握。 (2)创新文章形式 《大众哲学》简短精练、便于间断地阅读。每个小标题对所论述的问题起到概括归纳的作用,逻辑严密,论证层层深入。读者可读了一段文字论述后又看看小标题的归纳,降低了没有受过抽象思维训练的读者的阅读困难,唤起了阅读热情。 (3)直白、生动活泼的语言 《大众哲学》丢弃了那种半土不洋的、学究气的语言,努力以其目标读者能懂的语言说话,这就使他的著作有了一定的可信性和权威性。如,“两军对战”、“三分像人,七分像鬼”、“天晓得”、“原来是一家人”、“用照相作比喻”、“是朋友还是豺狼”、“无风不起浪”、“谈虎色变”、“猫是为吃老鼠而生的”等等。 《大众哲学》在中国革命战争中,鼓舞着千千万万中国人民的昂扬斗志,使其幻化成千军万马,使敌人闻风丧胆。据说蒋介石说,“一本《大众哲学》,冲垮了三民主义的思想防线。”蒋介石还对陈立夫说:“共产党能写出大众哲学,你们身为国民党党员就写不出来,你们这帮该死的,白吃饭,不做事。” 学习《大众哲学》,有助于党中央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的实现,也对现在的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提出了很好的参照。 二、艾思奇从本体论说起的缘由 1.本体论的概念 “本体论”是一个西方哲学概念,源自于古希腊的哲学思想。它用以回答“最高存在”这一世界观的精髓问题。“本体论即世界观”。反过来说,世界观就是对“最高存在”的回答。 2.世界观是多样的 艾思奇开篇就提出来,由于人对于世界有各自的见解,形成厌世主义者、现实主义者、宿命论者、享乐主义者几类,他们的见解各不相同,世界在他们的眼睛中也各有不同的形象,他们的行为也就依着世界观的差异而成为各色各样。 但世界只是一个,而映在人的眼睛中的样子,竟有这么多的差异,到底哪一种样子是世界的真面目呢?换一句活说,哪一种世界观才是正确的呢? 3.世界观的归类与哲学上的两大营垒 艾思奇认为,世界观的归类要回到世界的归类:世界的一切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例如我们的思想、感觉、意志、感情等等,一部分是属于我们以外的,这就是天上地下以及周围的一切事物。属于我们自己的我们称其为主观的事物,属于外界的我们称其为客观的事物,这就是世界一切事物的两大根本分类。 由此决定,有一种世界观完全不承认客观事物的存在,它把客观事物都当作是主观中的幻影,以为世界上除了主观的东西以外,什么也不存在。它过分夸大了主观,以至于否定了客观事物,我们就把它称作观念论。 另一种世界观承认客观事物的独立存在和独立法则,又承认主观是由客观中派生出来,这一大类的世界观,我们就叫做唯物论的世界观。 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讲的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解决。 三、艾思奇对于唯心论的批评 1.直接的唯心论:“主观的观念论” 所谓“直接的唯心论”即唯心主义的一元论,艾思奇称为“主观的观念论”,把世界当作一团感觉的观念论。它完全否认了客观东西的存在,以为世界的一切只是主观的东西,所以,除了观念论这一个总名称以外,它还私自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做“主观的观念论”。 艾思奇认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bnnmm8855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